(3)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欣赏书法精品,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
中国书法历经几千年的历史,有大量的优秀书法作品,其线条精练优美,内容丰富,为广大青少年所喜爱,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纯洁心灵。历代很多书法家如智永的勤学、欧阳询的驻足三日、颜真卿的大义禀然、当代书家的助人为乐等精神都是学生学习的楷模。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欣赏书法佳作,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非常适宜。透过作品的点画、结体、章法等具体构成,领略其力感、情感、气韵、风格等所产生的蕴涵美,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点画线条美、结构造型美、语言美,在优美的作品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充分挖掘书法的良好育人因素,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远大理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历代书法家都注重修养品德,德艺双馨,更不乏忠贞爱国之士。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独创雍容、雄健的颜体,开一代书风,虽官拜平国公,但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敢于斗争,不怕丢官弃爵,甚至献出生命。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北宋奸相蔡京,人们恶其名,将“蔡黄米苏”四大家中的他换为品德高尚的蔡襄。
让学生学习书法发展史,可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报效国家的宏伟志向。学生在了解了众多的名人故事后,逐渐明确了判断是非、辨别美丑、区分善恶的标准,同时也得到了深刻的感情体验,受到了深刻的思想品德教育,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4)书法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成绩。
俗话说“文如其人,字如其形”,优美的书写就像是学生的脸,首先就会给老师一种好的印象。在阅卷过程中,阅卷老师常会有这样的感觉:面对一篇作文,评价它的最先的依据是作文的书写而不是它的内容。如书写恶劣,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对作文的其它方面有所忽视,或干脆以这种感觉代替对作文的评审,造成作文的偏审或误审。虽然老师们都承认这是不应该的,但在现实的行动中,却不能摆脱这种心理定势。以下是本学期实验班和非实验班说明第三次月考考试成绩对照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书法与语文教学的互促性研究——结题报告(10)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