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
①表明政策执行研究在中国已经逐渐深入。出版,
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共识性的研究框架逐渐展现出来。中国学者运用“变通”这个社会学味道十足的概念对政策执行做出了类似于欧博文、李连江的选择性政策执行的分析。陈振明认为,政策变通是因人、因时、因事、因地制宜地执行政策的方法,是原则性与灵活性在政策执制度与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提出政策变行过程中的体现。而由刘世定、孙立平等人组成的“
通是“在制度的运作中,执行者在未得到制度决定者的正式准许、未通过改变制度的正式程序的情况下,自行作出改变原制度中的某些部分的决策,从而推行一套经过改变的制度安排这样
②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变通是中性的,甚至是合理的行为。关于政策变。一种行为或运作方式”
、“、通的形式,有不同的说法,陈振明把它归纳为“求神似,去形似”不求神似,只求形似”“既不求神似,也不求形似”三种类型,其中,只有第一种是正确的变通,而其他的则是对政策
③庄垂生则将政策变通的形式归纳为自定义性政策变通、调整性政策变通、选择性政策的歪曲。
④刘世定、孙立平等则从变迁的操作形式上把其划分为:重新定义变通和歪曲性政策变通四种。
⑤擦边球”等。政策概念边界、调整制度安排的组合结构、利用制度约束的空白点、打政策的“
以上的划分方式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特点。其中刘世定和孙立平对制度变通的分析很有借鉴意义,即制度变通往往会遵从并衔接原有制度原则、细化和具体化原有粗线条的制度安排、通过正式
⑥另外一个取得普遍认同的分析框架是利益分析。丁煌、程序中的非正式程序获得变通合法性。
谢炜等人主张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坚持利益分析的原则。丁煌认为,政策执行本质上是相关政策主体之间基于利益得失的考虑进行的一种利益博弈的过程,政策执行主体的行为从根本上受利益驱动,主体利益矛盾或冲突的客观必然性决定了政策执行阻滞现象发生的现实可能性。谢炜
⑦此外,学者们从各个利益层面的博弈进行更加系统的分析,并且提出利益整合的多元化路径。
围绕政策执行理论演变、中国领导人的政策执行思想、政策执行的问题、影响因素及对策也都进行了探讨。
应该说,当前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是富有价值且充满启发性的,尤其是对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阻碍因素以及政策执行失控的原因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不过,他们的研究成果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实证研究不足。国内学者学理分析较多,实证分析偏少。而西方国家政策执行的研究本身是起源于对小案例的研究,这种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可取性。在
①
,台北:台北空中大学出版公司,2李允杰、丘昌泰:《政策执行与评估》政策执行梗阻008年;丁煌:《,北京:人民出版社,2及其防治对策:一项基于行为和制度的分析》如何002年;赵凯农、李兆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北京:中共贯彻公共政策》公共管理中的决策与执行》003年;刘熙瑞:《;谢炜:《公共政策执行梗阻与消解》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利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金太军等:《,上海:学林出版社,2,北京:北京大益关系研究》政策执行与行动者的策略》009年;姚华、耿敬:《学出版社,2010年。
②
,《制度与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作为制度运作和制度变迁方式的变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
。总21997年冬季卷(1期)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政策科学》998年。③陈振明:《
,《政策变通的理论:概念、问题与分析框架》理论探讨》2000年第6期。④庄垂生:《⑤
,《制度与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作为制度运作和制度变迁方式的变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总21997年冬季卷(1期)
,《作为制度运作和制度变迁方式的变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⑥制度与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
。总21997年冬季卷(1期)⑦
,《丁煌:《利益分析:研究政策执行问题的基本方法论原则》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谢。炜:《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利益关系研究》
·6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_贺东航(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