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指导学生开展调查活动
教师设计一张调查情况表、一张记录表(附表) 提出明确的调查目的:工具盒的功能、结构、材料 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设计想法
第二——第三课时
一. 交流调查情况,汇报设计想法
围绕工具盒的功能、作用、结构、材料对所涉及到的问题如价格展开交流讨论,并介绍自己小组的设计构思(即我们想设计一个具有什么功能、怎样的结构和准备在制作时选用什么样的材料)
学生互相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 二. 设想与选择
1. 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以设计小组为单位通过绘制设计草图(标出每一部分的结构、材料、连接方法,尺寸) 2. 尝试制作一个工具盒
3. 交流评估(放置、取用的方便性、稳定性、牢固性、制作的容易性等) 三. 加工制作
针对初步尝试制作中出现的问题修改原来的设计,并进一步进行加工制作。 四. 评估
1. 在设计和加工的过程中,每个小组有一名记录员,随时用相机记录本组在活动中的闪光点(设计的得意之处、制作的技能技巧) 2. 展示交流
课内展示(评选设计明星)
课外展示(小记录员的照片和设计明星的照片和作品照片通过校园网发布。
实地观察 我们的调查情况 图片照片 资料 上网收集 询问同学、 资料 家长、老师 调查者: 调查时间: 翻阅书籍 资料
2.六~九年级 询问同学、家长、老师 翻阅书籍 资料 图片照片 资料 上网收集 资料 实地观察
六~九年级劳动技术课程分为三部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内容供六~九年级全体学生学习,其中打*的内容供学生选学;拓展型课程内容是在学习基础型课程的同时,供部分学生拓展学习;研究型课程内容供学生自主选修。
六 (1) 基础型课程部分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设计的产生 需求与设计 设计的表达 材料的选择 实用生活系列 种植养护系列 加工与制作 加工系列 应用系列 使用与保养 使用与维修 检测与维修
主题一 需求与设计
本部分主要学习设计的初步知识,让学生了解并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通过需求调查,确定设计课题;通过查找、收集资料,构思设计方案;初步学会用图形表达设计方案;学习、了解常见材料的特性、用途及选择方法。 教学内容 学习水平 活动建议及说明 ? 设计的产生 1. ? 了解技术对社会发展? 建议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和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人类文明史上一些重大的技 术发明、技术开发、技术应用,发现? 了解并观察身边的事以及技术发展和人类进步的物,能提出问题,产生关系 开展技术活动的需求 ? 观察与技术活动有关的事物,例如不同材料、造型、功需求 2. ? 知道技术活动所需要能的物体,或与物体相关发生的条件与实现目标的可的事件,进行比较分析,产生收集能 自己的需求或想法。对提出的初步设想,建议通过调查、咨资料 3. 构思? 知道收集信息的多种询等方法,确定可行性 方法,初步学会对信息? 通过查阅书刊、上网、走访的筛选、处理 工厂、商场等实践活动,体会收集信息的有效途径 ? 通过与同学、家长、老师的交流或探讨,完善构思与设想 方案 ? 设计的表 达 1. ? 初步学会分析信息,? 通过物、图的对照,认识常根据需求提出方案 见的物体效果图、织物裁剪信息? 学会读识简单的示意图、简单原理图和安装图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劳技课程标准(全)(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