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他们永远站在市场的“风口浪尖”,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勇往直前”。于是企业家引领企业不断向前发展,与此同时,企业家精神自身也在不断成长。2.3企业成长相关理论的发展脉络与评析
2.3.1企业成长理论的思想起源
(1)亚当 斯密的企业成长思想
亚当 斯密(1776)在其《国富论》中指出,“劳动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以及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并进一步指出,“引出上述许多利益的分工,原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它是不以这种效用为目标的一种人类倾向所缓慢而逐渐造成的结果,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他同时指出,分工不是无限的,“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也因此受到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就是要受到市场广狭的限制”。回
斯密这里主要在剖析国富之源,但在客观上也同时分析了企业成长之源,影响或制约企业成长的几个重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已经依稀可见。斯密有关企业成长的思想可以概括为是市场规模和分工程度决定了企业成长,即不同行业因分工不同,企业成长的机会将不同,因而市场——技术结构决定企业成长及其规模。他还通过制针工厂的例子说明了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效应及原因,即企业作为一种分工组织,其存在的理由就是为了获取规模经济的利益。分工使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的产量,因此单个企业的成长与分工的程度正相关。同时随着分工的自我繁殖,新企业会不断形成,因此一国经济中产业和企业的数量也与分工的程度正相关。
(2)马歇尔关于企业成长的论述
马歇尔对企业成长的分析集中见之于著作《经济学原理》。他以森林形象地比喻为企业成长的环境,以大树比喻为成功地实现了成长后的大公司大企业,从而对企业成长进行了总体性的讨论。
马歇尔将企业成长的因素归结于“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所谓外部经济是。{英1哑当 斯密:‘国富论(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14页
。【英l马歇尔:‘经济学胤理(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25页2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持续成长研究(1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