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Johann Braun, Der Doppelverkauf einer Sache zwischen denselben Parteien, AcP 1993, 556, 559.
[18] 见1980年台上字第352号判决,引自前引王泽鉴:《民法学与判例研究(第四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8页以下;另见1990年度台上字第1840号案,载黄茂荣(主编):《民法裁判百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0-123页。
[19] 典型的案例,如原告买受人与被告出卖人订立商品房销售合同并已付款,后来发现被告在此前已经与案外第三人订立了商品房销售合同,并且第三人已将该房在银行抵押按揭贷款,致使无法办理产权证。原告请求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法院认为:被告存在一房二卖的事实,对原告构成欺诈,根据《合同法》第54条第2款、第55条,原告得请求撤销其与被告的买卖合同(注:原告明明请求违约损害赔偿,法院却判合同撤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第(二)项,被告应向原告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并赔偿已付购房款一倍的损失。除此以外,并未判予额外的赔偿(西双版纳乾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刀伟英等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上诉案,[2010]云高民一终字第110号)。
[20] 据统计,北京市商品房与二手住宅的销售,在2008年,分别是70390套和69500套,比例约为1:1,而在2009年,则分别是154280套和238430套,比例约为1:1.5,2010年分别是86390套和177330套,比例约为1:2.1,二手房逐渐成为不动产交易的主要形式(资料来源: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2011年5月)。
[21] 在一个案件中,开发商与买受人签订合同并收受购房款后,未将房屋交付给买受人,而是另外出售给他人,法院判决开发商退还购房款并承担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成都万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刘蔚惠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上诉案”,[2007]成民终字第737号);在另一个案件中,商品房买卖合同已成立,买受人已经支付了首付款,开发商迟迟未将房屋交付给第一买受人,此后,又另行将房屋出售给第三人并办理了备案登记。法院适用商品房司法解释第8条,判决被告返还已付购房款(即首付款)及利息并承担首付款一倍的赔偿责任(“北海市万国都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与陈庆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上诉案”,[2010]北民一终字第381号)。类似的订立合同、未交付,出卖人又将房屋转卖给他人的案件还有“王淑玲与新疆广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上诉案”([2010]乌中民四终字第618号)等。
[22] 例如,在一个案件中,二审法院认为商品房买卖合同成立,出卖人一房二卖,一审法院适用司法解释判决支付惩罚性赔偿并无不妥,但赔偿一倍已付房款明显过高,认为调整为已付房款的60%为宜(“广州市白云建设开发集团公司与答恒诚等购房合同纠纷上诉案”,[2005]穗中法民四终字第2286号)。
[23] 匡军与广州市白云建设开发集团公司购房合同纠纷上诉案,[2005]穗中法民四终字第5号。
[24] 如前引马新彦文:《一物二卖的救济与防范》,第87页;前引王轶文:《论一物数卖》,第60页。
[25] 德国民法典第285条第1款:“债务人在依据本法第275条第1款至第3款的规定无须再为履行情况下,从第三人处获得债务标的物的替代(Ersatz)或替代给付请求权(Ersatzanspruch)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交出作为替代的受领(Empfangenen),或向其让与替代给付请求权。”第2款:“债权人要求损害赔偿以代替履行的,在债权人行使本条第1款所规定的权利时,应当从该损害赔偿中扣除该债权人已获得的替代或替代支付请求权的价值。”对于第1款,陈卫佐教授将替代给付请求权翻译为“补偿请求权”(陈卫佐译:《德国民法典》,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94页),朱岩教授翻译为“赔偿请求权”(朱岩编译:《德国新债法:条文及官方解释》,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汉语文义上都未将一物二卖中出卖人要求第二买受人支付价款的权利包含进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法学类不动产一物二卖问题研究(上)(1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