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
教 学 流 程 一、精读第一段。 1.读第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交流) 2.联系全文想一想:这篇文章是紧紧扣住这段话中的哪句话来写的? 3.齐读第一段。 二、精读第二段。 1.过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着迷”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第二段。 2.各自轻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可以分为几层,各自写的什么内容。 (第一层:2.3自然段,第二层:4——10自然段。) 3.学习第一层。 (1)指名读第二层,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各自谈体会) (2)重点研读第二层。 ①轻轻读第4——10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哪里概括写法布尔对昆虫的入迷,哪里写的是典型事例? ②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法布尔对昆虫入迷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 ③说说文中的典型事例是分哪几个过程来写的。(装——扔——装) ④具体说说各是哪几个自然段。 ⑤读读第5自然段。“这一天,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告诉我们什么?有没有具体写呢?是怎么写的? ⑥画出描写法布尔喜爱昆虫的语句。 ⑦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引导体会法布尔当时的思想感情。 (3)过渡:法布尔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如何?回家以后又遇到什么情况,结果怎样呢? ①“满载而归”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②他满载而归的时候,心情怎样?请你画出有关的语句并朗读。 ③“父母突如其来的责骂”指的是怎么回事? ④课文是怎样写法布尔扔掉他口袋中的东西时的情景的?这些描写充分表现了法布尔的什么心情? ⑤我们从第十自然段的哪些话中可以看出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呢? ⑥画出相关语句后朗读。 4.复习阅读第二段,找出写法布尔对昆虫非常入迷的语句并阅读。 三、精读第三段。齐读第三段,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四、总结谈话。 1.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谁?突出写了他的哪一个方面? 2.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3.讨论:这篇文章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4.“装满昆虫的衣袋”是用一个人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做题目的。此外,还有什么命题方法吗? (1)用人物的话语做题目。(2)用人名做题目。 五、布臵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昆虫的活动,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5. 装满昆虫的衣袋 着迷 迷恋 浓厚兴趣 教学改进措施 25
五年级语文
心得 反思
教学课题:6. 变色龙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 4.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 2.难点: 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准备:变色龙的图片变色龙的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 时 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 学 流 程 教学改进措施 26
五年级语文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同学们,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是五彩的百科全书。它有许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都有特异功能,你知道吗? 指名说。 2.尺蠖可以模拟竹枝的形态;枯叶蝶几乎可以乱真。而变色龙可以根据周围的环境改变自身的颜色。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出示变色龙的图片) 二、初读感知 1.让我们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变色龙。 2.出示生字词。①自由读。②指名读,齐读。 3.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通过读课文,你对变色龙这位朋友了解了多少?指名说。 5.出示:“(1)我们发现变色龙。(2)我们端详变色龙。(3)我们放回变色龙。”请你按照课文的表达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细读第一部分 小组学习: 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读完第一部分,你了解了什么? 相机出示:“豆藤上真的……似蛇非蛇的怪物。”指导朗读。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2.指读。 3.观察字形,指名说写字时的注意点。 4.描红临写。 五、布臵作业 1.朗读课文。 2.搜集变色龙的资料。 心得 反思 第二课时 课 时 1.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 课时目标 2.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 学 流 程 一、交流资料。 交流收集的变色龙的资料。 二、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说一说哪一部分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 2.第二部分“我们”细细端详着变色龙。什么叫“端详”?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相机板书:外形特点捕捉食物会变色 3.小组学习:读读9-15自然段,把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读好。 ①出示第9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 ②出示11-12自然段,自读,说说你的感受。 ③出示14自然段,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齐读14自然段。 用“名副其实”造句。 4.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对我们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启发? 总结描写动物的方法: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27
教学改进措施 五年级语文
来写。 5.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格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巴浦洛夫” 6.齐读课文第三部分:放回变色龙,你想到了什么? 三、布臵作业 1.搜集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资料。 2.小练笔: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写。 心得 反思
教学课题:7. 金蝉脱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过程的奇特动人。
2.难点:通过文本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有趣,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有关蝉的资料及金蝉脱壳的有关故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 时 第一课时 1.学习本课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文本的结构,明白“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是课文重点段的浓缩,与下文形成对应关系。 课时目标 教 学 流 程 教学改进措施 28
五年级语文
一、引入诗文,揭示课题: 1.同学们,前不久我们学习了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诗《所见》,内容谁记得?到底是什么东西让我们原本还一路高歌的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呢,哈哈,没想到那只蝉竟有这样大的吸引力!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你会发现蝉何止是有吸引力!板书课题 2.读题 谁能把读题目念准确?(提醒:“壳”这个字是个多音字,在课题中读qi?o,在课文其他句子中读ké。) 咱们这个课题其实也是一个成语,你在哪里曾用过或者见过这个成语?(《三十六计》和《三国演义》)它一般用来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今天我将和大家一同观察大自然的中的金蝉脱壳,相信你不仅仅会被吸引,更重要地你会金蝉脱壳的过程所震撼!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仔细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要读通读顺每一个句子 2.有这样三段比较难读,谁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抽查?(师选择3.4.5重点段进行抽查。这些段落生字多,句子长) 注:学生边读这三段的同时,边板书出相关的生字。然后一起学生字。 3.师:这三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生自由概括。 4.这其实就是《金蝉脱壳》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板书)你们再回头看看,文中开头的哪句话直接概括了这三段的意思? 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5.师:用这句话中的词说说3.4.5.自然段的意思?(根据回答板书):爬上树、脱旧衣、换新装。” 三、学习1.2自然段 1.那么课文作者用了两个词概括了金蝉脱壳过程的特点,默读课文,画出这两个词。 “神奇有趣”、“奇特动人”。(板书) 2.指名读词语,读了这两个词你想到哪些词语?(生动、震撼、奇怪、不可思议……)什么让我们感到如此“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3.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期待、迫不及待……) 是啊,所以当叔叔告诉我每当(出示)引读——“夜幕降临……新装。” 4.这句话中哪些词的描写让你感受到金蝉脱壳的过程肯定会很有意思的?(偷偷,钻,脱,换)这是用了——拟人的手法。 5.对于爱捉蝉的我来说,我多么期待,急切地想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呀!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决心)把你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我决心……秘密。”就让我们一起和作者在这份迫不及待中寻找合适的时间和机会吧。 四、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课后阅读关于蝉的资料信息。 五、板书 爬上树 脱旧衣 换新装 心得 反思 2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苏教版2017年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 图文(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