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苏教版2017年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 图文(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8-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五年级语文

(2)边读边想象牧童寻蝉的样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 4.指导朗读。 四、总结 同学们,你们能从短短二十个字想象出色彩绚丽的风景,人物可爱的表情,有趣的动作,让整首诗都活了起来。下面再让我们看看画面美美地吟诵这首诗,把这如画的诗、如诗的画留在我们的心里吧。 五、作业 1.朗读、背诵《所见》。 2.填空。 《所见》一诗是()代诗人()的作品,读完诗后,在我们脑海中形成了由()、()、()、()等景物组成的动静结合、生动有趣的画面。 心得 反思

教学课题:习作1 教学目标:

1.回忆《师恩难忘》一文的写法,从习作的角度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断,联系习作要点提示,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

2.根据习作的要求,自定题目,抓住一两件事写一位老师。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借鉴例文的写法,选取典范事例,抓住细节描画人物。 2.难点:引导门生回想事情经过,使文章言之有物。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 时 课时目标 教 学 流 程 一、学习例文,借鉴要领 1.学生重读《师恩难忘》的第二段内容,再次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一起讨论得出作者之所以写得人物生动具体,是因为他选取了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典范事例。 2.用投影片出示《我的班主任》,学生学习。 (1)初读片段,团体感知。知道文章选的典范事例是冯老师帮我纠正 写字姿势一事。因为这件事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再读片段,要求学生圈画出文中写冯老师帮我纠正写字姿势的语句,然后讨论:作者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冯老师的。 (3)交换讨论,得出结论: 小作者是从行动、眼神等方面描写冯老师的。老师强调:“正因为作者抓住了冯老师的行动、眼神这些细节来描写,所以才把人物写得生动具体。” 15

第一课时 明确习作要求,打草稿 教学改进措施 五年级语文

(4)学生思考讨论:作者将重要人物描写得非常过细了,那么与这件事有关的其他人物是不是就可以不写呢?一起讨论使学生知道,其他人的体现、感觉也要写,只是不做重点内容。 3.小结写法。 (1)师生结合两篇例文讨论:怎样才能写好一位老师 (2)师相机板书:选取典范事例 抓住细节形貌(行动、语言、状貌、生理……) 关连人物的感觉、反响 (3)适时强调,通常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令人激动的事情,不论事情是大还是小,都可以称之为典范的事情。 这部分的讲授目标重要是帮助学生学习借鉴例文的要领来描画人物形象。 自学,相识,交换。 初读,思考:例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再读,思考。 交换。 讨论:怎样写好一位老师 二、明白要求,引导选材 1.出示习作要求,请学生自读,自己审题。引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我们的发展无不渗入分泌着老师的心血。像上面上课时纠正写字姿势之类的事,哪个老师没做过?” 启发学生回想全部教过你的老师(包括课外兴趣小组的向导老师)。确定其中一个,选择他(她)帮助、教导你的一两件事,认真想一想之后再写下来。 2.引导选材:老师体贴帮助你的事有哪些,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3.结合讨论:结合学生讨论,使其明白这件事可以是有关学习方面的,也可以是有关生存方面的;可以是老师的一次勉励,也可以是老师的一次品评;可以是有形的帮助,也可以是无形的帮助(如:品德魅力、品格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要选择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典范事例,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两件事。通过这次讨论,既大概地打开了学生选材的思路,又制止了选材雷同,千人一面的问题。 4.小组互说: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叙述得生动具体。说明白老师为什么帮助自己,是怎样帮助自己的,要用上今日所学的细节形貌的要领将事情说具体。 5.拟题,完成底稿。 6.结构修改。 7.指名全班交换,师生评议引导。 学生实习写作,完成底稿,适时巡视,相机点评引导。 自读,思考。 交换。 讨论。 小组实验说。 拟稿。 评议。 学生习作。 心得 反思 16

五年级语文

课 时 课时目标 教 学 流 程 第二课时 修改习作 教学改进措施 一、小结 二、引导修改 三、实验修改 1.小结这次习作的大略情况。 2.表彰这次习作写得好的同学,并请他们朗读自己的精良片断。 3.表彰这次习作有进步的同学,并请他们朗读自己的精良片断。 4.总结这次习作的重要问题。 出示一篇有共性问题的习作,并且出示讨论题: (1)这一篇习作与适才的习作比,存在什么问题? (2)这个问题重要是什么缘故起因造成的? (3)可以怎样管理? (4)要是是你,你会怎样修改? 结构交换。 提问: (1)从适才的讨论中,你有什么启发? (2)你以为自己的习作有什么问题,可以怎样修改? 求同桌交换互提修改意见。适时巡视修改情况。 看例文,思考。同桌讨论,修改。小组讨论。指名汇报。指名增补。 一一指名答复,交换。同桌交换。 实验修改自己的习作。 心得 反思

教学课题:练习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自然,积累背诵古诗,并能展开想象,续写诗歌。 2学习古诗《题秋江独钓图》,诵读理解,感受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请教。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背诵古诗。

2.难点:诵读理解古诗,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17

五年级语文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三课时

课 时 课时目标 第一课时 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自然,积累背诵古诗,并能展开想象,续写诗歌。 教 学 流 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 (2)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前两部分寻找共同点。 都是以“风儿在哪里?你不知道,我不知道。”提出疑问,以“风儿已从那里走过”收尾。 (3)引导学生观察诗歌旁边的插图,进一步理解诗歌。 (4)你能模仿这两小节续写这首诗歌吗?充分展开想象,注意观察插图。 同桌相互交流,小组交流。 学生自读第一部分,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 学生从诗歌的前两部分寻找共同点。 学生观察诗歌旁边的插图,进一步理解诗歌。 学生自由续写。 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诗句,感受小诗清新的语句和诗人灵动的思绪。 引导学生观察,回忆日常所见,拓宽思路,进行模仿。 (5)指名交流,选择写得好的师范读鼓励。 2.教学第二部分。 (1)学过的古诗有很多,指名背诵几首。 (2)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带有“风”字的你知道多少? 分组交流,共同回忆。 (3)将全班分成两组,比比哪一组背得多。 (4)选择其中的一两首齐读背。 二、小结 在课外注意古诗的积累,还可自己尝试着写一些简单的诗歌或儿歌。 三、作业 1.继续收集带“风”字的古诗句,并背诵。 2.续写诗歌。 板书设计: 续写诗歌 练习1 搜集带“风”诗句 背诵带“风”诗句 学生背诵学过的古诗 分组交流,共同回忆。 学生进行比赛,齐读。 心得 反思 第二课时 课 时 教学改进措施 课时目标 学习古诗《题秋江独钓图》,诵读理解,感受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18

五年级语文

独寂寞的心情。写好钢笔字。 教 学 流 程 一、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古诗。(教师正音) 2.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 3.简单介绍古诗的作者。 4.仔细观察古诗边上的插图,图诗结合,尝试着理解。 分小组交流理解。 5.指名全班交流,师相机点拔。 从这首古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6.练习背诵。 7.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二、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认读要写的一段话。 (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段话的版面(行、列)安排。 老师在学生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指导学生书写。 学生借助字典,认读古诗。 读古诗,齐读古诗。 仔细观察古诗边上的插图,图诗结合,尝试着理解。 学生交流 练习背诵。 集体背诵。 学生读帖。 学生书写。 描红,学生练习描红。 学生仿写。 引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吟诵,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让学生领悟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境。 (3)提示个别不太容易写好字的应认真描红。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说说好在什么地方;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三、小结 四、作业: 抄写古诗; 写习字册。 描红 欣赏写得好的字,说说好在什么地方;对写得不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学生完成作业。 指导学生学会观赏四行钢笔字的整体布局行款,以及每一个字的笔画走势,揣摩其运笔方法,通过仔细描摹,提高写字技能。 板书设计: 题秋江独钓图(题画诗) 王士禛(清代诗人) 独钓的逍遥 九个“一”字 孤独且寂寞 教学改进措施 1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苏教版2017年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苏教版2017年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 图文(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68785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