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讨论:除到十位时是“0”,0除以2等于多少?在那一位上面商0?为什么?这个0不写行不行?
教师:商十位上的这个0必须写,它起占位作用。
小结:根据一位数除法笔算方法,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在那一位上写上商,所以这一道题的0要写在十位上,这个0不能不写,起占位作用。
(2)要求小红买了2套世界名著,每套花了多少钱?
学生独立列式:216÷2=
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方法。最后小组展示,优化算法。
想一想:商是几位数,并尝试列竖式计算?提问: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时,十位上的1除以2,商够不够1呢?不够1怎么办?
师:当求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观察教材第24页竖式:哪一步可以省略不写?为什么?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商中间有零的除法,当我们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被除数的那一位上写0占位。
4.练习。
完成教材第24页的“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教师讲评,重点要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和为什么0要写?比较前两道和后两道有什么相同点?
小结: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写商,如果商不够1,要写上0占位,不能漏写。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6页练习五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重点讲解0占位问题。
2.完成教材第26页练习五第2题。
分4个小组开展竞赛,看哪一组算的又快有对。
3.完成教材第26页练习五第3题。
这道题商的最高位是什么?为什么?商是几位数?让学生试算。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在计算除法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第8课时
教学内容
商末尾有零的除法:教材第25页例7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掌握商末尾有0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末尾有0的除法。
2.培养学生笔算除法的计算能力,养成验算的习惯。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应运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商末尾是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会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是0的除法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口算:360÷9= 640÷8= 0÷26= 40÷8=
2.尝试笔算80÷4=(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新课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不喜欢跳绳?为了满足同学们的兴趣,我们去运动器材超市看一看。
教师出示教材第25页例7,让学生观看例7主题图,然后提问:从图中你看到什么?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1.探究问题1:通过观察主题图,要知道650元可以买多少根短跳绳,必须知道每根( )跳绳( )元。
师:要求什么问题?你会列出算式吗?
列式:650÷5=
师:你会笔算吗?
尝试笔算,小组交流算法。
学生反馈(列式见教材第25页):
2.探究问题2:要知道245元可以买多少根长跳绳,必须知道每根( )跳绳( )元。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笔算:245÷8。
想一想:商是几位数,并尝试列竖式计算?
提问:除到被除数的个位时,个位上的5去除以8,商够不够1呢?不够1怎么办?
教师:当求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哪一位上写0占位。此时,教师边说边板书:个位上商0以后,用除数5乘0得0,把0写在5的下面,5减0得5。
观察竖式:哪一步可以省略不写?为什么?(板书简便竖式)
3.计算正确吗?请验算一下。
4.小组合作交流。
(1)想一想,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不够商1,应该怎么办呢?
(2)说一说,上面两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异同?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商末尾有零的除法,当我们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上的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被除数的那一位上写0占位。
三、巩固练习
1.笔算: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27页第5题。
2.看谁本领高(森林小医生)。完成教材第27页第6题。
3.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27页第7、8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9课时
教学内容
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练习课:教材第26页练习五。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被除数中间或末尾不够除时要商0的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
教学难点
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30÷7 36÷8 68÷9 60÷7 44÷6 53÷8 27÷4 14÷3 54÷9 48÷9
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从中选一题说说自己的算法:218÷2 704÷5
3.游戏:比比谁跑得最快。
700÷7 720÷9 400÷8 880÷4 600÷2 540÷6 550÷5 390÷3
二、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3、4题。
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五第5、10题。
小组分工认真计算,交流计算结果。
3.完成练习五第12题。
教师边讲边出示相关的信息。
学生独立思考怎样买票合算。
四人小组讨论:你是怎么想的。尝试多种解答方法。
全班汇报,比一比哪组解答既合理方法又多样。
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师生分别购票是合算的?在什么情况下购买团体票合算?
4.完成练习五第13、14题。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正确解答。
三、点拨练习
完成练习五第7、8、9、11题。理解题意,口头分析数量关系,独立列式解答。
1.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7天传递了840千米。平均每天传递多少千米?
(1)出示题。
(2)读题,理解题意。
(3)分析数量关系。
(4)列式解答。
(5)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有520把椅子,分5次运完,平均每次运多少把?如果分4次运呢?
(1)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分析数量关系。
(2)估算一下,把530平均分成5份或平均分成4份,每份大约是多少。
(3)精确计算。
(4)交流计算结果。
3.现有643盆花摆进花坛,能摆出5个同样的蝴蝶图案,每个蝴蝶图案需要多少盆花,还剩多少盆?
(1)出示题。
(2)理解题意。
(3)分析数量关系。
(4)独立列式解答。
(5)提问:怎样理解还剩多少盆?(余数就是还剩多少盆)
4.3位教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已知成人票价10元,学生票价5元,10人以上的团体票价为6元,怎样买票合算?
(1)创设情景。教师边讲边出示相关信息。
(2)营造解题氛围。
(3)分组合作,尝试多种解答方法。
(4)比一比,哪个小组既解答合理又方法多样。
(5)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师生分开购票是合算的?在什么情况下购买团体票合算?
(6)给学生充分的发言时间和空间。
四、数学游戏
1.每人从0-9的数字卡片中任意拿出4张,编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题目。
2.求出商和余数
3.记下余数,作为自己的得分
4.每人重复上面的三个步骤,继续玩,看谁先得20分
5.思考:从这个游戏中你发现什么?
五、课堂小结
同学交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自己在哪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本节课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做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第10课时
教学内容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材第29页例8。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形式使学生掌握用估算的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用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用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出下列各数接近哪个数:
278 267 499 502 246 182
二、新课教学
出示教材第29页例8:丽丽一家三口外出旅游,在宾馆住了3天,住宿费一共花了267元,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
1. 阅读与理解。
读题,你收获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生: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问题里有哪些词需要注意?
大约是什么意思?
2. 分析与解答。
分析完了问题,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怎么列式?
先独立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好?
3. 汇报交流:
你是怎么算的?
生1:求大约多少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把267看成300计算简便 。
生2:把267看成270也可以。
4. 回顾与反思。
比较以上两种方法是不是都合理?小组讨论。
生:267看成270和300都可以,但是看成300离267比较远,所以270比较合理。
实际的住宿费是比90元多还是少呢?比80元呢?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哪个结果更合理一些?为什么?
师生一起回决问题的过程,梳理解决问题的方法,提炼出估算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可以更快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在生活中也会经常用到。同学们在分析问题时要更加细心,多结合自己的生活去思考。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1)练习六第1题 。
小结:思考把被除数看成多少计算比较快?
除法估算时,被除数有时要看大,有时要看小,我们首先要看除数是多少再来确定。
(2)练习六第2题 。
独立完成,交流自己的想法。
2.应用练习。
教材练习六第3题。
(2)解决问题。
练习六4题,先让学生自己做,然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第11课时
教学内容
用估算解决问题:教材第30页例9。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形式使学生掌握用估算的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用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