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10)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03-0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它的边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2.判断。

(1)黑板的长是4平方米。( );

(2)把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面积不变。( )

(3)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 )

3.选择题。

(1)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 )。

A. 相等   B.不相等   C.不一定相等

(2)20平方米是( )计算的结果。

A. 长度   B.面积   C.重量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米,它的周长是( ),面积是( )。

A.16米   B.8米    C.16平方米

(4)铁丝的长度是( )。

A.1千克   B.1米    C.1平方米

4.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20分米,长是36分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2)一块正方形的菜园,有一面靠墙,用长24米的篱笆围起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感觉自己表现怎么样?哪些地方还需要进步?

第5课时

教学内容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材第70页例6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能够进行面积单位间简单的换算和改写。

2.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建立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关系。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对于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推导与运用。

教学难点

对于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推导与运用。

教具准备

1平方米、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抢答题:1米=( )分米;1分米=( )厘米;1厘米=( )毫米;1米=( )厘米。

师:同学们,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师: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师: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呢?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二、新课教学

1.学习例6,探究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教师出示边长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

让学生列式求出它的面积:1×1=1(平方分米)。

现在把正方形的边长平均分成10份,1份是多少?

教师说明: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可以看作是10厘米,前面我们学了1分米是10厘米,按边长是10厘米再计算一下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学生再次列式计算:10×10=100(平方厘米)

(2)让学生观察两次求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过程,分小组讨论,你能发现什么吗?

教师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练一练:3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9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4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2.探究平方米和平方分米间的进率。

引导学生去想,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推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

学生交流汇报:

(1)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米×( )米=( )平方米;

(2)边长是10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分米×( )分米=( )平方分米。

教师板书:1米=10分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练一练:8平方米=( )平方分米

5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师:你是怎样想的?

三、巩固练习

1.你能很快说出答案吗?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厘米。

8平方米=( )平方分米 10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课桌长是5( ) 黑板的面积是3( )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6课时

教学内容

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教材第71页例7及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单位换算,进一步掌握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并能够进行面积单位间简单的换算和改写。

2.通过具体的实例,初步认识到面积单位越大,数据越小,数据就比较简洁,体会单位换算的价值。

3.培养学生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进行面积单位间简单的换算和改写。

教学难点

能够进行面积单位间简单的换算和改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过交通路口的视频,看后学生说感受。

师:行走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会看交通标志牌,遵守交通规则。你们认识哪些交通标志牌呢?

课件出示一些交通标志牌,学生辨认。

师:其实在这些交通标志牌里也存在着很多数学知识。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71页例7。

1.师: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交通标志牌是正方形的,边长是80厘米。

师: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

预设:这一块正方形标志牌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2.转化数学知识。

师:怎样求标志牌的面积?

生:求标志牌的面积,就是求正方形的面积。

结合正方形面积公式求标志牌的面积。

学生完成后,交流方法。

汇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边长是80厘米,80×80=6400(平方厘米)

1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所以6400平方厘米=64平方分米。

答:面积是6400平方厘米,合64平方分米。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换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

1.8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5平方米=( )平方分米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小结单位换算方法:较大面积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小面积单位的数。

方法一: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方法二:两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后添几个“0”。

(2)较小面积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大面积单位的数。

方法一: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方法二:两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后去掉几个“0”。

2.完成教材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3.学校的花园里有一个写着爱护花草树木的牌子,你能算出它的面积吗?合多少平方分米?(长150厘米,宽2米)

师:单位不一样,应怎么办?

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全班订正。

四、课堂小结

第7课时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教材第72页例8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体会面积换算的必要。

2.在探索的过程中使学生将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体会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小明家的客厅长6( 米 ),宽4( 米 ),面积是( 24平方米 )。

9平方分米=( 900 )平方厘米;17平方米=( 1700 )平方分米;700平方厘米=( 7 )平方分米;4500平方分米=( 45 )平方米。

二、新课教学

1.阅读与理解。

课件出示情境图。师:王新家的新房子要铺客厅地面,看。

师:仔细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我知道了客厅的长是6米,宽是3米。地砖是正方形的,边长是3分米。

问题:铺客厅地面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

2.分析与解答。

追问: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小组一:我先算出客厅地面的面积,再除以每块地砖的面积,就是铺客厅地面一共要用的地砖。

6×3=18(平方米)

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3×3=9(平方分米)

1800÷9=200(块)

小组二:我先分别算出客厅的长和宽可以铺多少块地砖, 然后用乘法计算出铺客厅地面一共要用的地砖。

6米=60分米

3米=30分米

60÷3=20(块)

30÷3=10(块)

20×10=200(块)

3.回顾与反思。

问题:解答正确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9×200=1800(平方分米),1800平方分米=18平方米,正好与客厅的面积相等,解答正确。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三、巩固练习

1.陈俊家的厨房地面长3米、宽2米。用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厨房地面,需要多少块?

问题:(1)仔细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2)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4)解答正确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3×2=6(平方米)

6平方米=600平方分米

600÷4=150(块)

2.用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人行道,需要多少块?

问题:(1)仔细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2)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4)解答正确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90×6=540(平方米)

540平方米=54000平方分米

54000÷4=13500(块)

3.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宽3米。墙上有一块黑板,面积是3平方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问题:(1)仔细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2)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4)解答正确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6×3=18(平方米) 18-3=15(平方米)

4.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 20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洒水车行驶6分钟, 能给多大的地面洒上水?

问题:(1)仔细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2)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4)解答正确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方法一:200×8=1600(平方米) 1600×6=9600(平方米)

方法二:200×6=1200(米) 1200×8=9600(平方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10)在线全文阅读。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28650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