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比和比的应用
第2课时 (15分钟完成)
(比的基本性质,例1,练习十一第4题) 1.填空。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 相同的数 )
3.化简下面各比。 (0除外),( 比值 )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2)2:3=2×3:3×( 3 )=( 6 ):( 9 ) 17:34=17÷17:34÷(17 )=( 1 ):( 2 ) 25:40=25÷( 5 ):40÷5=( 5 ):( 8 ) (3)( 1 ):( 2 )=0.5=( 3 ):6 ( 10 ):( 7 )=137
=( 20 ):14
(4)苹果的重量比梨多1
4 ,表示苹果重量和梨重量
的比是( 5:4 )。
(5)把4米:12分米化成最简整数比是(10:3)。2.判断。
(1)比的前项减3,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也应减少3。 ( × )(2)五二班今天到校62人,请假2人,到校学生与全班学生的比是31:32。 ( √ )(3)0.48:0.6化简后是0.8。 ( × )(4)如果a:b=2:7,那么a=2,b=7。 ( × )(5)一件工程,甲单独做要5天完成,乙单独做要9天完成,甲和乙的工作效率比是5:9。 ( × ) 12:42
5
12
:6 =12÷6:42÷6 =5
12 ×12:6×12
=2:7 =5:72
0.8米:20厘米 49:0.7 =80:20 =490:7 =4:1 =70:1
4.一段路甲车3小时行了225千米,乙车2.5小时前进了180千米,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多少? 225÷3=75(千米) 180÷2.5=72(千米) 75:72=25:24
答: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25:24。
5.一个长方形的宽和一个三角形高的比是1:2,它们的面积比也是1:2,那么长方形的长与三角形底的比是多少? 答:1:2
26
3.比和比的应用
第3课时 (15分钟完成)
(练习十一2、3、5、6、7题)
1.填空。
(1)4平方米:16平方分米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25:1 )。
(2)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比是( 2:1 )。
(3)比值是1
3 的比有( 无数 )个。
(4)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是( 4:1 )。 (5)减数与差的比是5:3,差与被减数的比是( 3:8),比值是( 38
)。
(6)甲数是乙数的3倍,丙数是甲数的4倍,乙数和丙数的比是( 1:12 )。
(7)比的前项扩大3倍,后项缩小3倍,比值( 扩大9倍 )。
2.判断。
(1)1吨铁和100千克棉花的比是1:100。 ( × )(2)最简整数比的前项和后项一定是自然数。
( √ )(3)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 × )(4)把10克盐放入90克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1:10。 ( √ )(5)6.4:0.8的最简整数比是8。 ( × )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2.5平方米,高是5米,底与高的比值是多少? 62.5÷5=12.5(米) 12.5:5=2.5
答:底与高的比值是2.5。
4.先化简,再求比值。
25 :2
3 0.24:0.4 =6:10 =24:40 =3:5 =3:5 = 3
5 =0.6
0.4立方米:50立方分米 20分:3
4 时
=400:50 =20:45 =8:1 =4:9
=8 =4
9
5.香蕉和火龙果的单价比是2:3,而质量比是5:3,那么它们的总价比是多少?
2×5:3×3 =10:9
27
3.比和比的应用
第4课时 (15分钟完成)
(例2、练习十二1~3题) 1.填空。
(1)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 比 )来进行分配,
3.学校把255本课外书按2:3分给六年级和五年级,两个年级各分得多少本? 2+3=5
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 按比分配 )。 (2)六二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6:5。
①在六(二)班总人数中,男生人数占( 6 )份,女生人数占( 5 )份。
②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6
11 )。
③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5
11
)。
(3)山羊和绵羊的总只数是210只,山羊和绵羊只数的比是3:4,山羊有( 90 )只,绵羊有( 120 )只。
(4)实际产量比计划产量多1
10 ,实际产量与计划
产量的比是( 11:10 )。
2.用84米长的绳子围起一块三角形地,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比分别是3:4:5,三条边各是多少米? 3+4+5=12 84×3
12 =21(米)
84×4
12 =28(米)
84×5
12
=35(米)
答:三条边分别是21米、28米、35米。
255×2
5 =102(本)
255×3
5
=153(本)
答:六年级分得102本,五年级分得153本。
4.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5:4,它的周长是72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72÷2÷(5+4)=4(cm) 5×4=20(cm) 4×4=16(cm)
20×16=320(平方厘米)
答:长方形的面积是320平方厘米。
5.工程队把一条公路的4
5 按2:3:4分给甲、乙、
丙三个小队,乙队分得240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240÷3=80(米)
80×(2+3+4)=720(米) 720÷4
5
=900(米)
答:这条公路全长900米。
28
3.比和比的应用
第5时 (15分钟完成)
(练习十二4~6题) 1.填空。
1
(1)实际比计划节约 ,实际与计划的比是( 7 ):
8
4.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dm,它的长、宽、高的比是4:3:2。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 8 )。
(2)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比是1:2:1,这个三角形是( 等腰直角 )三角形。
(3)甲数是乙数的3
4 ,甲乙两数的比是( 3 ):
( 4 )
(4)公园里有黄菊花64盆,白菊花72盆。黄菊花和白菊花分数的比是( 8 ):( 9 ),比值是 (8
9 )
(5)3:( 12 )=0.25=( )
28 =( 5 ):20。
2.判断。
(1)盐水中,盐占盐水的1
20 ,盐与水的比是 1:
20。 ( × ) (2)甲、乙两数的比是11
8 :9
,甲数比乙数大。
( √ )
(3)比的前项增加3,后项减少3,比值不变。
( × )
(4)行同一段路,甲要13 小时,乙要1
4 小时,甲乙
两人速度比是4:3。 ( × ) 3.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比是2:5:7,这个 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是多少度?
2+5+7=14 180×7
14 =90(度)
答:最大的内角是90度。
少?
72÷4÷(4+3+2)=2(分米) 2×4=8(分米) 2×3=6(分米) 2×2=4(分米)
(8×6+8×4+6×4)×2=208(平方分米) 8×6×4=192(立方分米)
答:表面积是208平方分米,体积是192立方分米。
5.甲、乙两数的差是54,甲、乙两数的比是5:2,甲、乙两数的积是多少? 54÷(5-2)=18 5×18=90 2×18=36 90×36=3240
答:甲、乙两数的积是3240。
29
4.整理和复习
第1时 (15分钟完成)
(练习十三第1~5题)
1.填空。
(1)4千克:200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20:1 ),53
24×( + )-13
8453
=24× +24× -13
84比值是( 20 )。
(2)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2:3,它们的周长比是( 2:3 ),面积比是( 4:9 )。 (3)把 3
5 的分母扩大3倍,要使分数大小不变,
分子应加上( 6 )。
(4)一项工作,甲单独做要8天完成,乙单独做要10天完成,甲乙的工效比是( 5:4 )。 (5)22
5
=( 24 ):10=36:( 15 )。
(6)甲、乙两数的和是75,甲、乙两数的比是7:8甲数是( 35 )。 2.判断。
(1)一千克铁的34 比3千克棉花的1
4 重。 ( × )(2)某班男生与女生的比是5:6,女生占全班人数的5
11 。 ( × )(3)甲数是乙数的5
9
,乙数和甲数的比是9:5。
( √ )3.简算。
59 ×14
11 +9 ÷11 =59 ×14111 +9 ×11 =(5419 +9 )×11
=111
=15+18-13 =20
4.某校师生为灾区捐款12873元,其中老师捐款3273元,低中高年级捐款的钱数比是3:4:5,中年级捐款多少元? 12873-3273=9600(元) 3+4+5=12
9600×4
12 =3200(元)
答:中年级捐款3200元。
5.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4千米,行了3.5小时,已行路程与未行路程比是7:10,还要几小时才能到达? 64×3.5÷7=32(千米) 10×32÷64=5(小时) 答:还要5小时才能到达。
3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六年级数学练习册(有答案)(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