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O2的存在使溶液产生棕褐色的沉淀。从上面的分析可知,是还原性物质的存在与具有强氧化性的MnO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紫色消失的。
解:NaBiO3在适量的HNO3溶液中,能把Mn2+ 氧化为MnO 4,使溶液呈紫色。即:
3++
2 Mn2+ + 5 NaBiO3 + 14H+ = 2 MnO 4 + 5Bi + 5Na + 7H2O
但是,当溶液中有Cl 存在时,紫色出现后会立即腿去。这是由于MnO 4被Cl还原的
-
-
缘故。
+2+
2 MnO 4+ 10 Cl+ 16H = 2 Mn + 5Cl2↑+ 8H2O
-
2+
当Mn2+ 过多时,也会在紫色出现后立即消失。这是因为生成的MnO 的4 又被过量Mn
还原:
2++
2 MnO 4+ 3 Mn + 2H2O = 5MnO2↓(棕褐色) + 4H
例7、在K2Cr2O7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浓硫酸,并加热到200℃时,发现溶液的颜色变为蓝绿色,经检查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并无任何还原剂存在,试说明上述变化的原因。
分析:反应开始时溶液中并无还原剂存在,为何溶液的颜色会变为蓝绿色?(有Cr3+存在)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知道CrO3的熔点为196℃,加热到200℃时则分解成Cr2O3(绿色)。
解:在K2Cr2O7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浓硫酸,即可析出暗红色的CrO3晶体:
K2Cr2O7 + H2SO4(浓) = 2CrO3↓+ K2SO4 + H2O
CrO3的熔点为196℃,对热不稳定。加热超过熔点则分解放出氧气:
CrO3
2Cr2O3 + 3O2↑
Cr2O3是溶解或熔融皆难的两性氧化物,和浓硫酸反应生成Cr2(SO4)3和H2O:
Cr2O3 + 3H2SO4 = Cr2(SO4)3 + 3H2O
Cr2O3是绿色物质,部分Cr2O3与H2SO4反应后生成蓝绿色的Cr2(SO4)3溶液,我们观察到溶液的颜色即为Cr3+离子的显色(蓝绿色)。
例8、金属M溶于稀盐酸时生成MCl2,其磁偶极矩为5.0Wb·m。在无氧操作条件下,MCl2溶液遇NaOH溶液,生成一白色沉淀A。A接触空气就逐渐变成绿色,最后变成棕色沉淀B。灼烧时,B生成了红棕色粉末C,C经不彻底还原而生成了铁磁性的黑色物D。
B溶于稀盐酸生成溶液E,它使KI溶液氧化成I2,但在加入KI前先加入NaF,则KI将不被E所氧化。
若向B的浓NaOH悬浮液中通入Cl2可得紫红色溶液F,加入BaCl2时就会沉淀出红棕色固体G,G是一种强氧化剂。
试确认各字母所代表的化合物,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M2+ 磁偶极矩为5.0 Wb·m,根据公式 n(n 2) 估算出M2+ 有4个成单的d电子,符合此条件的金属可能位于VIB、VIIB族,也可能是铁,Cr2+、Mn2+ 和Fe2+ 都有4个成单的电子。
实验操作中,C经不彻底还原而生成了铁磁性的黑色物D。D所代表的化合物应是Fe3O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12)2007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资料第十二章副族元素及其化合(1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