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食品经营者可以经营( )。
A、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 B、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的食品 C、添加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 D、未超保质期的合格食品 217、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食品经营者应( )。
A、向所在的卫生部门报告 B、立即停止食品经营活动 C、需要重新办理许可手续的,不必办理 D、不做任何处理
218、经营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经营者,经营设施中对工作服的要求是( )。 A、从业人员不必定期更换 B、凡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人员必须每日更换 C、工作人员着深色衣帽 D、工作人员随意穿着
219、经营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经营者,经营场所面积50平方米以下,销售熟食制品的经营设施内容不包括( )。
A、设置销售专间或专柜 B、入口处设预进间 C、设更衣、消毒设施 D、配备专用工具
220、经营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的经营者,经营场所面积50平方米以上,按办理食品流通许可的要求不需要建立( )制度。
A、进货查验制度 B、索证索票制度 C、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 D、安全保卫制度 221、经营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的经营者,经营场所面积50平方米以上,对经营场所的要求( )。
A、周围环境不得有有害气体 B、距离垃圾堆等场所的直线距离20米以上 C、与化肥、销售点距离30米以上 D、环境不需要整洁
222、经营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的经营者,经营场所面积50平方米以上,要
41 / 72
求经营场所门、窗严密不变形,窗台应设于地面( )米以上,内侧下斜( )度或用无窗台结构。
A、1米、45度 B、2米、30度 C、3米、60度 D、4米、90度
223、经营预包装食品、散装食品的经营者,经营场所面积50平方米以上,要求食品仓储库设隔离地面的平台和层架,离墙( )厘米,最底层隔离地面( )厘米以上。
A、10厘米、20厘米 B、20厘米、30厘米 C、30厘米、40厘米 D、40厘米、50厘米
224、经营预包装食品的经营者,经营场所面积50平方米以上,机械通风管道进风口要距地面( )米。
A、1米 B、2米 C、3米 D、4米
225、食品经营场所门、窗应严密不变形,窗台应设于地面( )米以上。 A、1米 B、2米 C、3米 D、4米
226、经营预包装食品的经营者,经营场所面积50平方米以下,经营场所( )米内有给排水的洗手消毒设施。
A、6米 B、5米 C、8米 D、4米
227、个体工商户应当于每年的( )到核发营业执照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委托的工商所验照。
A、1月1日至5月31日 B、2月1日至6月30日 C、3月1日至7月31日 D、4月1日至8月31日
228、依法被吊销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
42 / 72
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 )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229、《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 )起施行。 A、2009年10月1日 B、2009年6月1日 C、2009年7月1日 D、2009年8月1日 230、在流通环节从事食品经营的,应当依法取得( )
A、食品流通许可证 B、餐饮服务许可证 C、生产许可证 D、销售许可证 231、为了防止、控制和消除( )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预防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证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增强人民群众体质,制定本法。
A、食品、有害基因 B、食品污染 C、有害成分 232、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中( )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A、生物、物理性 B、生物、化学性 C、生物、化学和物理性 233、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分为( );没有国家标准的,可以制定地方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有关食品的强制性标准。
A、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B、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 C、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 234、国家对( )、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从事( )、食品相关产品生产活动。 A、食品添加剂 B、维生素 C、抗氧化剂
235、食品出厂检验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其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年。 A、2年 B、3年 C、5年
43 / 72
236、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何时开始正式实施( )。 A、1995.10.30 B、2009.6.1 C、2009.6.30 237、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安全,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停止生产经营该食品、消费者停止使用该食品,( )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并记录( )情况。 A、召回 B、追溯 C、销毁
238、进口商应当建立食品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或者进口批号、保质期、出口商名称及其联系方式、购货者名称及其联系方式、交货日期等内容;食品进口和销售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其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年 A、2年 B、3年 C、5年
239、食品生产企业应当符合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施( )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A 、IS9OO1 B、 HACCP C 、SSOP
240、矿物质是指构成人体的除碳、氢、氧、氮以外的其他各种化学元素,已发现的大约有60余种,其中含量较多的钙、钠、硫、镁、钾磷、氯7种元素被称为( )。
A、微量元素 B、宏量元素 C、原子 D、离子 241、钙的最好食物来源是( )。
A、乳和乳制品 B、蔬菜 C、豆类和豆制品 D、水
242、维生素是维持肌体健康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通常分为脂溶性和( )两大类。
44 / 72
A、油溶性 B、水溶性 C、有机溶剂 D、脂肪
243、( )是视色素的组成成份,与维持正常视觉功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如果肌体缺乏此种维生素,对光暗适应能力将降低,最终导致夜盲症。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244、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约占成人体重的( 2/3 ),用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A、3/5 B、1/2 C、4/5 D、2/3
245、多食含( )的食物,可预防大肠癌、痔疮等疾病,因其起到通便清火的作用,老年人宜多食用。
A、高蛋白 B、高热量 C、高纤维 D、低蛋白
246、( )适用于咽喉部手术及口腔疾病,如拔牙后、扁桃体摘除后等。 A、少渣饮食 B、冷流质饮食 C、无糖饮食 D、低盐饮食
247、( )一温一寒,一补中健体,一滋腻碍消化,其性味和功效有所抵触,故不宜同食。
A、猪肉和牛肉 B、猪肉和驴马肉 C、猪肉和羊肝 D、猪肉和鹌鹑
248、若同时食用羊肉和( ),( )中的一些酶可将羊肉中的酵素分解,阻碍消化造成消化不良、腹胀肚痛等症状。
A、苹果、苹果 B、香蕉、香蕉 C、西瓜、西瓜 D、梨、梨
249、当虾肉与富含( )的食物共同食用时会产生有剧毒的三价砷,三价砷即为砒霜。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K
45 / 7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食品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单选题及答案(10)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