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医患关系的探寻与对策以及思考论文(共3篇)(10)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6.从社会综合治理和医院管理层面来看


  医院是涉及人命关天的公共服务和管理区域,许多不同特殊情况或紧急情况的人群汇集在这个密集地带。从患者进门挂号就诊到检查、拿药后离开医院,或通过住院治疗后出院,将会遇上十多个或几十个服务环节和窗口,在“人满为患”的就医环境下,稍有不慎,就可能产生矛盾或冲突。多年来,这一点,我国有关部门还不够重视,把医院只当作是一个普通服务的事业单位来看待,其实它是一个随时涉及人命关天,以生命为中心的许多社会矛盾都可能交织在一起发生碰撞的公共事业服务特殊单位。医院每天面对的患方群体是一个既要服务,又要引导,有时还需要管理的对象,如果遇到患方违法冲突而医院无执法权时,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并且容易出现短时失控。对此,最近国家9部委联合发文,对“医闹”实行严打,对暴力伤医事件依法遏制,各大医院都有极大期待。前些年,有关部门未能高度重视医院这个特殊人员密集区域的及时跟进管理,酿成多种形式的“医闹”现象令人触目惊心,既极大地伤害了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积极性和自信心,也造成了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教训十分深刻。


  再则,社会舆论监督和管控,也是我们社会综合治疗不可忽视的环节。前些年的许多事实让我们不得不加以警醒。据有关部门统计,前些年对卫生口的宣传报道,正面宣传者不到10%,剩下90%左右都是在某时段的医患冲突的负面报道,几乎让所有医务人员置于风口浪尖上而受法律和道德的鞭挞和炙烤。平心而论,事实上除了极个别外,大多数医护人员平时都是兢兢业业、爱岗敬业的。但个别不负责任的媒体,为了一时吸引大众的眼球,利用舆论的“大嘴巴”,在未弄清真实情况时过早地进行过度渲染,一时把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描绘成了“嗜血冷漠”的“白衣狼”,使许多医务工作者感到十分气愤和职业压抑,更让社会上许多不明就里的普通民众,在“狼来了”的唬吓声中,有形无形地为自己日后的就医前景感到不寒而栗,有意无意地把医院和医生放到了自己情感上的对立面,可以说,这在医患冲突中起到了火上烧油、推波助澜的作用(如徐州的“丢肾门事件”)。事实证明,当剧烈医患冲突出现后,新闻舆论工作者的法理操守和社会职责都应牢牢占据上风,都应在事实发生本身(新闻真实性)和事件所处特殊阶段(新闻时效性)的道德高地和法律圣地去发声,而不是其他。


  7.从我国社会的关联文化元素来看


  医患关系紧张确实是个重大课题,甚至不同的国度出现医患冲突的社会背景或许都有较大的差异,其中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都似乎与之相关联。


  首先,比如对于患者“死”在医院的这个事实本身,就有不同的判断和认知。许多国家的人们公认,医院应是每个生物属性的“人”来到和离开这个世界的神圣的地方,人“死”在医院是天经地义的,是“寿终正寝”,但在我们生活周围却还残存着一种十分强烈的偏执意识,认为人病了,出钱到医院治病,就不应该“死”,就不应该“人财两空”,“死”了就是医院和医生的责任,不管有理无理,就应该“闹”一下,就应该获得“死”后必要的补偿或慰问,这一点在少数人心目中还有根深蒂固的市场(如某患者在一市人民医院外科做手术,术前私下写下遗嘱,如自己手术后死亡,让家属横尸医院,不给三十万就不将遗体抬走)。


  再则,我们医方对“死”和“死者”的认识,也还缺乏一种必要的敬畏感。生、长、壮、老、死是生物人不同阶段存在的方式,它的任何阶段都无疑应受到同等的尊重。许多西方国家医学院校在让学生进行“解剖”见习前,都组织学生对“尸体”举行肃穆敬礼仪式,以示感恩和尊重,如患者不治死亡了,在“死者”遗体被送到太平间之前,所有值班人员都要自觉地放下手中工作,站在走廊两旁,低头恭送“死者”进入所谓“天国”,以示敬重。回想起我们在对待“死”和“死者”的文化上,似乎还有许多值得我们社会反思或修正的地方。个别医生对抢救无效“死亡”的患者竟毫不注意在场家属亲友的感受,十分冷漠地催促其快快抬送太平间。其实,此时此刻根据中西两种不同文化去处理此类事情,其患者亲友的细微感受或许是完全不一样的。


  另外,甚至我们医务人员在与患者打交道时的称呼上,病情介绍的恰当的环境选择上都会直接影响到医患关系。在我们目前的医疗环境下,医生称呼病人(无论医生年资多么年轻,患者年龄多么大)都是直呼其名,特别是在患者晚辈亲友面前直呼高龄老人的名字(虽法理上无可指责),但从人际学上感觉不够尊重人(如英语文化中,在男女之前分别加Mr、Miss、Ms等,在日语文化中,其姓名后都加“さん”,都是习惯性的尊称,对初识者有拉近距离的作用)。笔者认为,不管何时,医者对患者及其家属,必要的礼貌和尊重是必不可少的,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是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润滑剂。我们看到临床上很受欢迎的医生,大多是视病人如亲人或友人的仁者和谦恭者,这一点还需要在我国临床医务工作者中加以强化和普及。


  再说,医生告知患者好消息,必定是受患者欢迎的和感到高兴的,但事实上,许多时候,我们医生不得不向患者传递“坏消息”,这一点是需要文化沟通技巧的。曾有一案例:一对夫妇带着自己不满15岁的女儿到急诊室就诊,该女孩腹痛严重,医生初诊后判断为“宫外孕”出血,导致“急腹证”,他在很多无关人员在场的情况下,马上大声直接告知患者父母病情,父母一听暴跳如雷,自己女儿还未结婚怎么会怀孕?肯定是误诊,导致自己难堪丢脸。于是将医生一顿暴打,最后事实证明,医生的诊断是正确的,但遗憾的是,医生没注意到沟通场合和方式,没有注意其隐私,从而造成了暴力伤医事件。类似的事件在近些年的医疗机构中还不时地出现过,这说明在某些特定环境下忌讳或需要隐讳的文化元素,也是我们防止造成医患冲突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三、纾缓医患关系紧张的“治本之策”


  中国正处于一个重大的转轨期和转型期,党中央在未来发展道路上将越来越重视民生。在全国性卫生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治局还专门审定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并声正气宏地道出了“没有全面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民生真谛。事实上,在卫生与保健方面,我们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许多社会现实问题已迫在眉睫。除了疾病谱的逐渐变化外,未富先老的状况确实令人警醒。据测算,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3亿,届时中国人如何开展保健?老年人如何养老防病治病?都是我们不可回避的棘手难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医患关系的探寻与对策以及思考论文(共3篇)(10)在线全文阅读。

医患关系的探寻与对策以及思考论文(共3篇)(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yiyao/122502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