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的慢病毒载体研究进展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2-08-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基因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综述
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治疗遗传病、肿瘤、病毒感染及其他难治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基因转移方法的局限性成为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大障碍。慢病毒(LV)属于逆转录病毒属的一个亚科,其中包括灵长类LV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Ⅰ)、HIV?Ⅱ、猴免疫缺陷病毒(SIV)和非灵长类LV如Visna病毒、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EV)、猫免疫缺陷病毒(FIV)、牛免疫缺陷病毒(BIV)等7个亚属。其中对HIV?Ⅰ的结构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较多。HIV?Ⅰ具有可感染非分裂细胞、目的基因整合至靶细胞基因组长期表达、感染率高、免疫反应小等优点,弥补了逆转录病毒载体和腺病毒载体等病毒载体的缺陷,适于体内基因治疗,因此有望成为理想的基因转移载体。本文对该类载体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LV的基因结构[1~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直径110~120 nm,呈20面体对称结构,大致呈球形。病毒外膜是磷脂双分子层,来自宿主细胞,膜上有表面蛋白(gp120)与镶嵌蛋白(gp41);gp41是跨膜蛋白,gp120为刺突,并与gp41通过非共价作用结合。包膜内面是由蛋白P17形成的球形基质蛋白(Matrix),以及衣壳蛋白(p24)形成的半锥形衣壳(Capsid),衣壳在电镜下呈高电子密度。衣壳内含有病毒的RNA基因组和其他来自宿主细胞的成分(如tRNAlys3,作为逆转录的引物)。
  病毒基因组是两条相同正股RNA链,全长约9 200 bp。两端是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含顺式调控元件,序列为5′U3?R?U5 3′,控制前病毒的表达。现已证明,在LTR有启动子和增强子并含负调控区。LTR之间的序列至少编码9个蛋白,可分为3类:结构蛋白、调控蛋白、辅助蛋白。结构蛋白由Gag、Pol、Env基因编码。gag基因产生相对分子质量55 000的蛋白P55。P55由病毒编码的一个蛋白切成4个小蛋白:MA(P18基质蛋白)、CA(P24衣壳蛋白)、NC(P7核衣壳蛋白)及P6。Gag?Pol融合蛋白由病毒编码的一个蛋白切为4个小蛋白: RT(P50逆转录酶)、RNase H(P15 RNA H)、IN(P31整合)及Pro(P10蛋白)。Env起先是相对分子质量160 000的蛋白,在感染宿主细胞之后,宿主细胞将gp160切为gp41与gp120。调控蛋白由tat、rev基因编码,Tat和Rev蛋白分别在转录及转录后水平对病毒基因表达进行调节。辅助蛋白由4个辅助基因vpu、vpr、vif、nef编码。MAN、IN和vpr这3种分子元件决定了LV载体能转导非分裂期细胞。这3类蛋白利用细胞核的输入机制,靶向作用于细胞核的前整合复合物(PIC)。细胞核的输入系统包括:胞质蛋白、importin?a、importin?b及核孔蛋白。importin?a含有一个细胞定位序列(NKS)的结合位点,当含有NL的蛋白与importin?a结合发生构象变化,与importin?b相互作用,然后importin?b通过与核孔蛋白结合,靶向作用于核孔复合物[4]。而在实际构建时,vpr可以完全敲除而不影响LV载体感染非分裂期细胞的能力。
  2 LV载体系统的演进
  对LV载体进行改造使其具有高效的基因转移、长期稳定的基因表达及生物安全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到目前为止,已有3代LV载体产生。第一代LV载体以来源于人的HIV?Ⅰ研究最为广泛。保留顺式作用元件包括病毒本身的LTR以及病毒的包装信号ψ、Gag基因部分p17区域、Rev反应元件(RRE)。应用限制性内切酶等工具逐渐去除掉野生型LV复制所需要的Gag、Pol、Env基因,部分除掉vpu、vpr、vif、nef致病基因,以保证载体的生物安全性。由于这种载体已经缺少形成完整病毒所需要的蛋白基因,所以它不能依靠自身基因形成完整的病毒颗粒[5]。而后将编码病毒衣壳和包膜结构的基因分别克隆于另外两个质粒中,一个表达Gag和Pol,另一个表达Env,即转移质粒、包膜表达质粒和辅助质粒。转移质粒带一个强启动子,如CMV启动子用来控制除Env以外所有病毒结构基因的表达,它还保留了病毒的LTR区并且被插入了外源基因,在转移质粒上人工插入标记基因(如LacZ、NeuoR、Gpt、Gfp)并可以在标记基因之后外源基因插入之前引入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这样就可以由一个启动子来转录出一个双顺反子mRNA,而由不同的核糖体来分别翻译出两种蛋白。第一代LV载体系统的特点是在构建3种包装质粒时,为了降低产生有复制能力的病毒(RCV)的可能性,尽可能减少3种质粒之间的同源序列,但包装质粒中仍然保留了HIV的辅助基因。第二代LV载体在生物安全性上作了大量的改进,包装结构基因质粒上进一步删去了编码辅蛋白Nef、Vif、Vpr的基因[6],只保留了gag、pol、tat、rev,生物安全性进一步提高。第三代LV载体的主要特征是构建了自我失活型的质粒(删除了病毒3′端LTR上的U3)。因为在病毒整合宿主基因组后,病毒3′端LTR的U3发生跳跃后能启动病毒基因的转录。而U3是病毒的启动子,当删除病毒3′端LTR的U3后,病毒基因组就不能复制,即使在发生病毒基因与宿主基因重组的情况下,病毒的基因组也不能被复制,因此只能转录整合目的基因,消除了产生活性病毒的可能性[7]。另一种改进是在LV载体包装结构基因质粒上进一步删去了tat基因。总之,第三代LV在不影响感染能力的前提下,其生物安全性大大提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的慢病毒载体研究进展在线全文阅读。

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的慢病毒载体研究进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yiyao/12255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