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漂浮导管留置对于肺动脉高压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但漂浮导管监测为有创性操作,在留置后的护理和监测中,护士要严格掌握各部位压力正常值,准确分辨压力波形,做好导管护理,才能提高监测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漂浮导管;肺动脉高压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护理
Swan-Ganz导管,又称肺动脉漂浮导管,是由Swan等人与1970年研制的一种顶端带胶囊的多腔、不透X线的聚氯乙烯导管。它可监测右房压、肺动脉压、肺动脉嵌压、测量心输出量;并能从管端抽取混合静脉血进行氧代谢的监测和计算;能准确提供全套血流动力学参数,真实反映泵功能水平、血容量状态及呼吸机送气压力的影响,可判断低血压的原因,从而调整输液量、速度、血管活性药物及利尿剂的使用或呼吸机送气压力;为危重病的治疗及监护等提供客观量化的指标,是现代ICU不可缺少的监测手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ICU于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收治肺动脉高压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35例,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18~79岁,平均年龄48岁;35例患者均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呼吸机通气模式均采用SIMV+PSV,均在机械通气后1~24h放置漂浮导管,留置1~3天后顺利拔管。
1.2方法:取得病人和家属知情同意后,尽早置入漂浮导管。经皮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床旁插入ARROW公司的Swan-Ganz导管,依次进入右房、右室及肺动脉。测定HR、BP、CVP、Pawp、CO、CI。各数值均由配套的多功能监护仪直接显示,全自动记录。
1.3结果:本组患者全部存活,全组病例未出现感染、出血、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2护理措施
2.1术前准备
2.1.1心理护理:漂浮导管是应用于危重患者的一项监测技术,由于病情危重,心理负担较重,缺乏对置管术的了解,存在恐惧心理,因此要认真的和患者讲解置管的过程和意义,使患者精神放松,取得配合,以减少术中肌肉紧张和血管痉挛的发生,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
2.1.2方法:应用四腔漂浮导管,本组患者均选用7号导管经套管穿刺术。25例选用右锁骨下静脉,10例选用右颈内静脉。术野常规消毒铺巾,漂浮导管腔内用肝素盐水冲洗,球囊内充气1~1.5ml试漏,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用套针穿刺静脉,见回血后导入导丝,导入导管鞘,拔出导丝,再将漂浮导管插入,插入时应在导管尾端带针头回抽,见回血后方能将导管缓缓送入,导管插入20cm即可向球囊充气,任其漂流,依次测出右房、右室、肺动脉压,监测血流动力学,指导治疗。
2.2术中配合及护理
2.2.1护士应使患者维持合适的体位,和医生一起检查导管各腔是否通畅,有无漏气,将冲洗液路与导管的肺动脉腔、右心房腔外端连接,排净空气。穿刺时确保患者安静勿动。在导管捅入过程中密切观察心律变化,因导管顶端对心内膜的刺激易诱发心律失常。边观察压力波形边缓慢置入导管,插入15cm后充气囊使其顺血流漂入,当导管插入40cm时护士要将测压管和导管末端的黄管连接,测量肺动脉压,同时向球囊内注入1.2ml气体,继续送管可测量PCWP,在整个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整体情况。 2.2.2病情观察: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面色、呼吸、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胸痛等不适;密切观察监护仪上各种波形的变化,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师,切忌把注意力放在置管上而发生意外。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漂浮导管在肺动脉高压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