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国古代修身律己的优良传统是党员思想教育工作必要的补充
道德是中国古人修身的终极追求。“内圣外王”的道德修养追求的境界。内圣,就是追求自我修养和道德的提升,追求理想境界、不断磨砺坚强意志,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与低级趣味,从而达到崇高的思想境地,方法是自律与慎独。在《礼记·中庸》中提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是中国古人重要的自律观。习近平多次强调,“道德力量是无穷的”,“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告诫党员干部要通过自我反省、自我克制来实现自我行为约束,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习近平在回顾自己在农村插队以后的成长经历时,首先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正心、修身”,然后“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儒家先哲行为主张,在他们看来修身是一种自我反省、内心自我检讨和提升的过程,这种良好的道德自律一直以来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一经确立,就会变成自觉的行动。人要有明确的目标与追求,腐败与堕落往往是思想松懈的结果。习近平在“三严三实”实践教育活动中将修身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把“严以修身”放在之首,作为作风建设之基,这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的深刻把握,借鉴中国传统的“修身观”,又是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规律,赋予“修身”全新的内涵。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又把党性教育列为共产党人的“心学”,把加强党员的修身自省,当成党员的必修课。共产党人加强自身的修身与党性教育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个人的党性修养和人格塑造,从而将自我的提升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必将极大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启示
1.各级党委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坚持常抓不懈
高度重视思想教育工作,坚守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生命线,一直以来就是党的优良传统。“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习近平指出,对于思想教育工作来说,虽然思想认识问题一时解决了,但不等于就永远得解决;对待思想教育工作就像经常打扫房间一样,要注意经常打扫思想上的灰尘,就像“镜子要经常照,衣冠要随时正”一样,养成思想教育经常性的工作习惯,如同“有灰尘就要洗洗澡,出毛病就要治治病”,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抓不懈。各级党委尤其是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工作在新的形式下,我们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把习近平思想教育工作的理念融入中心工作、引领思想、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时效性,为中华民族复兴梦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是坚定信念,树立远大理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的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一个人如果丧失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段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把组成人的生命元素“钙”,形象地引入政治生活领域,指出了理想信念的巨大作用,科学分析了信仰迷茫的严重危害,进一步强调了加强理想信念对人的重要意义。大量腐败和违纪案例告诉我们,党员干部的蜕化变质首先就是从信仰动摇、理想信念丧失开始的,从而导致世界观动摇,不信马列信鬼神,在政治风浪考验面前,败下阵来;价值观动摇,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追求局部利益、个人利益;在人生观上动摇,奉行及时行乐享乐观,今朝有酒今朝醉,抛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坚定的信仰是广大党员干部能够站稳政治立场,成功抵御各种诱惑,而不变质的决定性因素。各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军,应该深刻领会“两个巩固”精神实质,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性质和定位给予准确的定位,积极思考如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马克思主义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探析(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