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思想教育工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脚步意识形态建设的紧迫性为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目前我们在思想教育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实际的效果还不能令我们满意,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深刻的社会转型带来民众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断受到挑战和冲击。分析原因,在思想教育工作方面我们有以下的不足:一是过分倚重思想教育工作的说服作用,而忽视对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出现的各种社会阶层心里需求的照应;二是没有对经济社会利益多元化倾向而引起社会成员心理变化做理性分析;三是忽视思想教育工作的反思,以不变应万变,导致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曲高和寡”的尴尬局面,大大影响了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和权威。因为社会物质、思想、文化、心理条件与以前相比已大不一样了,我们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可能不行;有些过去看似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在过去可能是不可逾越的,“现在则需要突破。”原来行之有效的思想教学模式,现在已经不适应现代的新情况和新变化,改革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势在必行。
2.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党和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做支撑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承载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梦想。民族复兴是现阶段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目标与思想基础。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也是增加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关键环节。“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被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要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我们越来越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行动要靠思想的引领。思想不统一,步调就不会一致;认识不到位,行动就不会自觉。越是要完成艰巨的任务,越需要凝聚大多数人的共识;推进伟大的民族复兴伟业,需要统一党和人民思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事业上,注重思想的引领,党历来把统一思想摆在突出的位置。毛泽东强调正如共产党要有自己的“共同语言”一样,在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意志”。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无论是民族、国家还是党,后果都会相当严重,就会“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习近平在多个场合不断强调要牢牢把握思想领先原则,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关注国内思想动态,做好思想引领的工作,转变理念、更新观念,打牢拥护支持参与改革的思想基础。
3.部分党员干部意志松懈,信念缺失,精神缺钙,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在党员干部中,有的“意志消沉、信念动摇”导致精神的萎靡与懈怠;有的“拈轻怕重,安于现状,不愿吃苦出力”导致出现脱离群众的危险;有的“玩物丧志,沉湎花天酒地”,引发消极腐败。精神意志力松懈,理想信念缺失,思想发生质变,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被抛弃,归根结底是由于思想教育工作没能及时跟上,缺乏理想与信念思想的引领。习近平借用化学上的概念,形象地把“理想信念”看做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缺失“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一个人的行动是由思想决定的,当内心中廉洁清正无私的心理防线被突破后,当一个干部不再“不问苍生问鬼神”的时候,伴随而来的是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腐败、信仰上迷失。在市场化的改革大潮中,党员干部群体中出现了大面积的塌方式的腐败,究其主要的原因,思想上的滑坡是其中最重要的诱因;造成这种现象直接根源“就是轻视思想政治工作”,甚至有些地方和有些地方领导已经不会或不大习惯于“做认真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了”,放松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造成党员干部意志松懈,信念缺失,精神缺钙,缺乏先进思想的引领。
二、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1.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是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条主线
哲学社会科学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习近平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上处在主导的地位,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意识形态建设决定改革开放事业能否顺利推进上,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关系到党能否的长期执政以及中国梦能否实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探析(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