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末至今,中国所缺底,是某种文化底知识、技术、工业;所有底,是组织社会的道德。若把中国近五十年底活动,作一整个看,则在道德方面是继往;在知识、技术、工业方面是开来”[15]。“一般人已渐觉得以前所谓西洋文化之所以是优越底,并不是因为它是西洋底,而是因为它是近代底或现代底”[16]。从类或共相的观点看,“各类文化本是公共底。任何国家或民族俱可有之,而仍不失其为某国家或某民族”, [17]因为此观点并不排斥个体或殊相,此观点在坚持一类事物有某些共同点才能组成一类事物的同时并不抹杀这些事物之间的不同点。也就是说一类事物是由具有一些共同点和各自独特特点的个体组成的,由共同点而成一类,由自身特点而在一类中保持个体特色和独立性,并由此区别于本类中的其他个体。共相和殊相,类和个体的辩证统一由此可见一斑。中华民族和法兰西民族、俄罗斯民族等共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中华民族和法兰西等民族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共同点决定中华民族可以学习和借鉴其他优秀民族的东西,但是在这种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又要坚持本民族之根,否则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逐渐丧失中华民族的特色和独立性,中华民族就被同化为法兰西民族或者其他民族的一部分了。而中华民族之根就是中华民族之常德,此为中华民族之体,不可改亦不能改。但是知识、技术、工业等是中华民族和其他民族可共有的,并不是中华民族学习了法兰西民族的工业后就被同化成为了法兰西民族的一部分。相反,学了这些民族的知识、技术、工业后中华民族更加茁壮了,在世界上的独立性反而更强了。清朝的统治者没有认识到此点,采用一种消极的闭关锁国的政策来抵御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文化侵略,这种消极的自卫政策同时也关闭了学习西方先进知识、技术、工业的大门,导致中国慢慢和世界脱轨,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国亡国灭种的危机也逐渐加重。为了消除此亡国灭种之危机,一些有识之士企图通过“中体西用”的手段来实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标。于是在中华大地上兴起了了一场以“中体西用”为标志的洋务运动,因为建基于维护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这样一个错误的目标,洋务运动最终失败了。但是失败的原因不在于学习西方先进知识、技术、工业本身,而在于“中体西用”这种错误的方式和维护腐朽落后的封建统治这样一个错误的目标。民初人在反省洋务运动失败原因时,认为清末人过于注重西洋的知识、技术、工业本身,而没有注重其“精神文明”,可以说民初人的反思所得是不对的,西洋的知识、技术、工业本身必须要被重视,这是历史规律所规定的,清末人的错不是过于注重西洋的知识、技术、工业,而是不够重视西洋的知识、技术、工业,只把学习西洋的知识、技术、工业作为一个维护封建统治的手段,不是为了学习西洋的知识、技术、工业本身而学习。所以学习的并不彻底,也并不能真正发挥西洋的知识、技术、工业的作用。民初人对此不了解,反而把学习的重点从西洋的知识、技术、工业转到学习“西体”上来了。“民初人于是大谈其所谓西洋的‘精神文明’,对于实用科学、机器、工业等,不知不觉地起了一种鄙视,至少亦可以说是一种轻视。清末人所要推行底产业革命,不知不觉地迟延下来。……而民初人不知只要有了机器、实业等,其余方面自然会跟着来,跟着变。这亦是他们的无知。”[18]
四、圆融和合:德体与技用相即不离
不仅以五常德为体与以西方知识、技术、工业为用是相得益彰的,而且以五常德为体与以西方知识、技术、工业为用的结合是不分本末的合一,因此在德体技用思想的推行过程中既无本末源流之分,亦无捐本逐末之虞。这就消弭了过去人们错误认知造成的德体和技用之间的裂痕,实现而二者的圆融。
1.体用想(相)得:德体与技用相即不离
坚持以五常德为体与学习西方先进的知识、技术、工业二者是有机统一的,都是为了解决民族面临的生存危机,复兴中华民族往日的辉煌。坚持以五常德为体,厘清了社会上人们对道德问题的纷争,也就为学习西方先进的知识、技术、工业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因为知识、技术、工业本身不具有价值判断的能动性,没有良好道德的指引可能就会坠入罪恶的深渊。比如洋务派用西方先进的知识、技术、工业维护腐朽和黑暗的封建统治,日本军国主义者用西方先进的知识、技术、工业发展化学武器和病毒武器进行对外侵略,所以说学习西方先进的知识、技术、工业离不开正确的道德指导。五常德德核心就是要爱人,这就为学习西方先进的知识、技术、工业规定了清晰的出发点和明确的落脚点,那就是为爱广大人民而学习,所以不能用来维护某种压榨人民的封建专制统治或资产阶级剥削统治。坚持以五常德为体,就坚持了正确的方向,避免了“中体西用”的错误。道德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存在,而学习西方先进的知识技术、工业是更好地促进社会存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说以西技为用既要坚持德体的原则,又可以巩固德体。冯友兰体用相得的理想反映在文化追求上,就是傅乐诗所说的,“像冯友兰这样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心目中的‘现代化文化’就是中国的道德乌托邦思想与西方的科技乌托邦思想缔结良缘”[1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德体技用:“中体西用”与“西体西用”之外的第三条道路——冯友(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