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as1921-2007)
①《洁净与危险》1966
②《自然象征》1970
③《制度如何思考》1986
象征之林里的两位大师
特纳与道格拉斯研究取向的差异:
特纳—力图在冲突和动态的过程中观察社会
道格拉斯—强调社会的静态分析
象征与仪式研究的功能:
道格拉斯—维系和表达不同社会类型的不同特点;
特纳—解决社会冲突和政治混乱问题。
特纳在赞比亚恩丹布的田野工作
1950—1954年间在赞比亚西北部的恩丹布进行了两年半的田野工作,仪式是其研究的重心。 莫尼卡·威尔逊:“仪式在最深的层次上体现了群体的价值,人们在仪式中表现了他们最为感动的东西。”
恩丹布是母系社会,居民以农耕和狩猎为主要生计。仪式在土著人的生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
杰内普(M.Von Gernep)的《过渡仪礼》开创性地指出了仪式与象征运作的社会逻辑。 杰内普认为,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在其生命的过程的重要转折点上总要安排一些过渡性的仪式。
过渡仪式的基本程序是“分离—边缘或阈限—聚合”三大阶段。
艾索玛(Isoma)仪式
艾索玛仪式是针对不孕的“女人仪式”,是祖灵或祖荫仪式的一种。(尊敬祖灵——冒犯祖先——祖灵就废除其生育能力)
仪式三段式结构:
第一阶段:受礼者从世俗生活中被分离出去;
第二阶段:受礼者待在小草屋中与世隔绝;
第三阶段:庆祝祖灵惩罚的解除,回到正常生活。
仪式的目的:恢复母系与婚姻的良好关系;重建夫妻间的正常关系;使女人有生育能力,使婚姻频结硕果。
仪式过程理论
特纳认为,过渡仪式与社会结构之间存在一种功能关系,它们是“社会的戏剧”,是观察社会的“剧场”。
杰氏的三大阶段中,过渡阶段是仪式的核心,而核心之核心就是过渡中的“阈限期”。阈限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2011教学资料)(1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