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马、布对文化进化论的反叛
1.文化进化论的观点
19世纪文化进化论从生物的类比中得出结论:文化与生物界的生存法则一样,
(1)低级——高级; (2)世界的发展从“非西方的落后文化” ——“西方的进步文化”
2.马、布的反叛
从生物学中获得启示:
1.人文现象和生物现象的雷同,不在于高低之别,而在于他们存在的目的与生物体一样,是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2.欧洲的优势不在于进化阶层上的地位,而在于它可以通过实证的科学研究掌握非西方的文化特性。
3.马氏、布朗对人类学发展的贡献
(1)功能的解释强调了不同文化间的“平等生存权利”,“非西方文化”的合理性。
(2)对“异文化”的研究所获得的实证知识,有助于对西方本土文化的自我反思。
——————————
*这种社会人类学的基本观念,对人类学者的文化价值判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功能主义的省思(背景)
马氏和布朗被推崇为社会人类学的导师
相继在英国的人类学界形成学术霸权。
1.二战爆发,社会进化观念的幻灭
2.战争意识,质疑功能主义社会整体性和稳定性的命题。
3.德国种族主义的危害,使学界开始反思欧洲种族主义的历史。
30年代至60年代的“重新思考者”
格雷戈里·贝特森(Gregory Bateson)
埃文思—普里查德(Evan—Pritchard)
马克斯·格卢克曼(Max Gluckman)
埃德蒙德·利奇(Edmund Leach)
新解释的探求
贝特森:《纳文》1936——仪式
埃文思—普里查德:《努尔人》1940
格拉克曼:《非洲部落的控制与对立》1961
利奇:《缅甸高地的政治制度》1954
(格氏的“社会冲突论”;利奇的“过程论”)
下一讲 黄金时代的人类学重镇与精神领袖
牛津大学:爱德华·埃文斯-普利查德
伦敦经济学院:雷蒙德·弗思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2011教学资料)(1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