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上午试题分析与解答
试题(1) 以下对信息系统集成的描述正确的是(1)。(1)A.信息系统集成的根本出发点是实现各个分立子系统的整合 B.信息系统集成的最终交付物是若干分立的产品C.信息系统集成的核心是软件D.先进技术是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成功实施的保障
试题(1)分析信息系统集成是近年来国际信息服务业中发展势头最猛的服务方式和行业之一。系统集成是指
将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通信等技术和产品集成为能够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的信息系统,包括 策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及保障。信息系统集成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①信息系统集成要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根本出发点。
②信息系统集成不只是设备选择和供应,更重要的它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工程过程,要面向用户需求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其核心是软件。
③系统集成的最终交付物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分立的产品。
④系统集成包括技术、管理和商务等各项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技术是系统集成工作的核心,管理和商务活动是项目成功实施的保障。
可见,“信息系统集成的核心是软件”这一叙述是正确的,其他选项的叙述均不正确,故应选择C。参考答案
(1)C 试题(2) 有四家系统集成企业计划于2010年5月申请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其中:
甲公司计划申请一级资质,注册资本3000万元,具有项目经理20名,高级项目经理8名,2010 年1月通过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乙公司计划申请一级资质,注册资本2000万元,具有项目经理20名,高级项目经理8名,2009年4月通过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丙公司计划申请
四级资质,注册资本500万元,具有项目经理5名,高级项目经理1名,2010年2月通过IS09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丁公司计划申请四级资质,注册资本500万元,具有项目经理5名,高级项目经理1名,没有通过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根据上述状况,公司(2)不符合基本的申报条件。
(2)A.甲B.乙C.丙D.丁试题(2)分析信息产业部于2000年9月发布《关于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评定条件的通知》(信部
规[2000]821号文),于2003年10月颁布了《关于发布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评定条件(修
订版)的通知》(信部规[2003]440号文)。系统集成资质等级评定条件主从综合条件、业绩、管理能力、技术实力、人才实力5个方面描述的。根据(信部规[2003]440号文),申请各级资质时在企业注册资本、项目经理和管理体系方面分别要满足的条件为:
一级资质:企业产权关系明确,注册资金2000万元以上,已建立完备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家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并有效运行一年以上,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人数不少于25名,其中高级项目经理人数不少于8名。
二级资质:企业产权关系明确,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已建立完备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认证并有效运行一年以上,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人数不少于15名,其中高级项目经理人数不少于3名。
三级资质:企业产权关系明确,注册资本200万元以上,已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认证并能有效运行,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人数不少于6名,其中高级项目经理人数不少于1名。
四级资质:企业产权关系明确,注册资本30万元以上,己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并能有效实施,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人数不少于3名。企业甲2010年1月通过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已经通过国家认可的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认证,但未有效运行一年以上,因此不满足一级资质的申报条件。应选择A。
参考答案(2)A 试题(3)
下面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论述,(3)是不正确的。
(3)A.工业和信息化部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认证工作进行行业管理
B.申请三、四级资质的单位应向经政府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批准的资质认证机构提出认证申请C.申请一、二级资质的单位应直接向工业和信息化部资质管理办公室提出认证申请D.通过资质认证审批的各单位将获得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统一印制的资质证书
试题(3)分析依据《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试行)》(信部规[1999]1047号文)之规定:第六条信息
产业部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管理工作,包括指定和管理资质认证机构、发布管理 办法和标准、审批和发布资质认证结果。第十七条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将资质评审结果报请信息产业部审批后,颁发《资质证书》。《资质证书》分为正本和副本,正本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依据《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申报程序(试行)》(信规函[200112号文)之规定:第三条资质的认证
(一)申请单位向资质认证机构提出委托评审申请,提交申请材料。
1.申请一、二级资质申请单位根据规定的一、二级资质评定条件,向经信息产业部认可的一、二级资质认证机构(以下简称认证机构)提出资质认证委托申请,提交评审申请材料。
2.申请三、四级资质申请单位根据规定的三、四级资质评定条件,向本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认可的资质认证机构提出资质认证委托申请,提交认证申请材料。本省市没有设置认证机构的可委托部和其他省市认可的认证机构认证。因此,对于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的一、二级资质,申请单位应根据规定的一、二级资质评定条件,向经信息产业部认可的一、二级资质认证机构(以下简称认证机构)提出资质认证委托申请,提交评审申请材料。应选择C。
参考答案
(3)C
试题(4)
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负责对(4)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进行审批和管理。
(4)A.一、二级B.三、四级
C.本行政区域内的一、二级D.本行政区域内的三、四级试题(4)分析依据《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申报程序(试行)》(信部函[200112号文)之规定:第四条一、二级资质的申报和审批
(一)申请单位准备资质申报材料通过认证机构审核的申请单位填写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
集成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统
一制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申报表》,连同认证机构出具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 质认证报告》一并提交到申请单位所在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
(二)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各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对申请单位的申报材料进行初
审,签署审查意见后,将有关材
料报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计划单列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在将 有关材料向信息产业部上报时,应同时抄送省信息产业主管部门。
(三)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综合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
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将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上报的材料
进行登录、综合。
(四)资质认证专家委员会审核由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组织有关
专家对申请单位的计算机
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进行审核。对于通过审核的单位,将有关材料上报到信息产业部;对于未通 过审核的单位,将有关意见反馈给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
(五)审批与颁发《资质证书》信息产业部审批申请单位的资质。对通过审批的单位颁发《资质
证书》;对于未通过审批
的单位,将有关意见反馈给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 第五条三、四级资质的申报和审批
(一)申请单位准备资质申报材料通过认证机构认证的申请单位填写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
集成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统
一制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申报表》,连同认证机构出具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
成资质认证报告》一并提交到申请单位所在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
(二)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组织审批省(自治区、直辖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对申请单位的申报材
料进行审核,并审批。对于通过
审批的单位,将有关材料上报到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备案; 对于未通过审批的单位,将有关意见反馈给申请单位。计划单列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在将有关材料向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上报备案时,应同时抄送省信息产业主管部门。
(三)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备案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
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将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上报的材料
进行登录、备案。若有异议及时反馈有关省市,若无异议则省市审批生效。
(四)颁发《资质证书》
通过审批的单位由各省市颁发信息产业部统一印制的《资质证书》。因此,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的一、二级资质的审批中,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对申请单位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审批。应选择D。
参考答案(4)D 试题(5)
与制造资源计划MRPII相比,企业资源计划ERP最大的特点是在制定计划时将(5)考虑在一起, 延伸管理范围。
(5)A.经销商B.整个供应链C.终端用户D.竞争对手试题(5)分析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的概念由美国GartnerGroup公司于20 世纪90年代提出,它是由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sRequirementPlanning,MRP)逐步演变并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来的,大致经历了基本MRP、闭环MRP、MPRII和ERP等4个阶段。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20世纪80年代MPRII主要面向企业内部资源全面计划管理的思想逐步发展为20世纪90年代怎样有效利用和管理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企业资源计划ERP应运而生。
ERP的管理范围向整个供应链延伸,可同期管理企业的多种生产方式,在多方面扩充了管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2010上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上下午题答案及解析 - 图文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