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并且用笔记录下来,期末我们来评选一下,谁写的观察日记最认真。 5、小朋友们一定还知道一些种子的名称吧,把它们介绍给小组同学吧,比一比,谁知道得多。 三、总结概括
下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小朋友搜集到的种子。
三、《身体的秘密》
活动目标:
1、带领幼儿科学、正确地面对性话题,学会尊重自己和别人的身体。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了解基本的防卫方法。 3、引导幼儿积极地思维,自由地表达。 活动准备:
1、幼儿的准备:活动前的调查记录,对两性的区别有了初步的认识
2、教师的准备:搜集大量的性教育资料,以应对课堂上孩子们的突发提问;角色分工、互助协调;布置有关两性知识的活动区角(包括人物、动物),提供较为丰富安全的可操作材料。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小组活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讲解什么是“性”。
1、请小朋友按性别分成男女两组,两名老师明确分工。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阐述自己所看到的“男、女有什么区别”,请幼儿充分讨论自己对不同性别的看法。 3、提问引发思考:什么是“性”?
教师小结:“性”是和我们的身体密切相关的,不关是从头发的长短就能判断性别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是代表着性别差异的。是哪些部位呢?就是我们穿衣服遮起来的部位。
二、明确身体的隐私部位,学会尊重自己和别人的身体。
1、请幼儿观看《蜡笔小新》,对小新随便脱裤子的行为进行讨论。 2、出示洋娃娃,请幼儿指出什么部位是要保护的,不能随便给别人看的?(用“游泳”讲解)
6
小结: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是不能随便给别人看的,我们要尊重自己和别人的身体,因为那是我们的隐私,随便暴露自己的隐私是不礼貌的行为。
3、游戏“找朋友”,体验与朋友的亲密接触,讨论哪些接触是友好、善意的,哪些是不友善的接触?
小结: 除了妈妈,我们的隐私部位别人不能碰,如果有人叫你单独一人去没人的角落或屋子,千万不要去……
三、案例分析,幼儿分组开展“参与式讨论”,老师做好引导和记录。 1、教师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进行案例讲述,组织幼儿开展讨论。 2、分组“参与式讨论”,提出自我防卫的策略。
(打电话给父母、报警、向可信任的成人求助、大声呼叫求救……)
四、教师小结: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护好自己,同时要尊重别人的身体。
四、《生活中的旋律》
一、教学目标:
1.认知:拓宽学生音乐文化的视野,提高音乐文化素质。
2.能力:(1)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2)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培养创新能力。
(3)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逐渐形成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初步具有合作能力。 3.情感:(1)感受音乐旋律的美,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在特长展示中增强自信心。
(2)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模式:“主题研究“教学模式 五、实施方案
A.准备工作
1、对学生进行安全和文明礼貌教育。
7
2、 进行调查方法、信息技术等方面指导。
3、 学生参与活动时会遇到许多困难,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大胆地与人交流,积极、自信地参与。
B、组织形式:分组活动 C、活动过程及方式 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①引导学生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喜欢的歌曲进行统计分析,从中发现问题,确定活动的主题。
②引导学生根据主题制定研究计划、实施方案并对小组人员进行分工。 2、开展调查活动
①调查活动的开展从不同的主题入手,及时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②围绕主题提炼信息,将研究成果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有代表性地展示。 3、在班内举行成果展示活动,活动过程包括:说、展、演等 D、教学策略
1、指导策略
指导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的指导、研究方法的指导、思维方法的指导、心理素质的指导。教师在本模式教学中应从启发引导、点拨指导、质疑辅导和因势利导四个方面去发挥,使整个指导过程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但是指导的目的只是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本领,而不是知识本身。
2、多视角策略
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觉偏好、物理环境需要、社会环境需要、认知方式以及价值观等的不同,对每个主题研究的方向也就不同,提倡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选择各自研究的课题,学生的思想不再受束缚,从而能更加全面地对主题进行研究。
3、研究性学习策略
所谓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通常要围绕一个需要探究解决的特定主题展开,它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核心,本模式的教学也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4、小组合作策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为了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科学交流能力,我们以每5人组成一个课题小组,采取学生自
8
愿结合为主,使学生在整个研究活动过程中乐于合作,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信息、创意和成果,教师在必要时给予适当调控,使相同兴趣、不同能力的学生有一个合理的搭配,确保小组成员结构的合理性。 5、评价策略 1、重视过程评价 2、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 3、评价具有开放性 4、评价的基本内容
①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如是否认真参加每一次小组活动,努力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做好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工作,主动提出活动设想、建议,在学习中不怕困难和辛苦;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精神,主要对学生在参与小组及班级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如是否乐于帮助同学、主动和同学配合、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对班级和小组的学习作出积极的贡献等。 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考查学生在活动中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所显示出的探究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可以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和结果中实际表现予以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也可以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前后的比较和几次活动的比较来评价其发展状态。
③学生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主要评价学生查阅资料、实地观察记录、调查研究、整理材料、处理数据、运用工具、操作工具、交往与表达等方面技能、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水平。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A创设主题、课题准备
1、课题导入:每天都有许多美好的旋律伴随着我们,音乐以它美妙的旋律,陶冶着我们的情操,美化着我们的心灵,愉悦着我们的身心??生活离不开音乐,音乐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同学们喜欢音乐的也不乏其人,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的殿堂,感受音乐魅力。
2、创设情境,出示主题——生活中的旋律
背景音乐为大风车节目主题曲,然后请学生推荐班内几位爱好音乐的同学现场给大家做才艺表演。
3、同学们对音乐这么喜欢,那么我们接下来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去探索我们生活中的旋律,看看这次调查能使我们获得什么意想不到的惊喜,好不好?
学生:好!
9
4、学生复制“人们喜欢的音乐”调查表
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和文明礼貌教育,进行调查方法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指导,鼓励学生主动、大胆地与人交流,积极、自信地参与。
B展开活动、收集信息
小组按计划有序地开展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通过调查、询问等方法收集各种信息。
C、各小组在调查之后,针对感兴趣的问题,确定各自的活动主题。此时,可能由于个人兴趣、爱好的不同,某些同学需要调组,教师帮助协调,要始终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第二课时
一、课题导入
有人说:“音乐是人类的灵魂,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种抒情活动,不管年龄、性别都有热烈的爱好和自发的需要。”还有人说:“音乐是每一个人青少年时期成长中的旋律,因为总有一段音乐能够见证自己的一段生命历程,它记载着青春的故事,很多人就是这样边走边唱的成长起来了。”
音乐如此重要的影响了我们的成长和人生,今天我们就把这些天所做的研究做一个展示,领略音乐的神奇魅力。
二、展示活动 1、分好展区 2、布置展区。
各组成员将研究成果准备好,图片、手抄报等尽力张贴,文字材料由组内代表语言表述,各种剪辑运用多媒体器材播放。
3、展示成果
顺序:课题1、音乐与年龄 课题2、倾听音乐,体会情感 课题3、古诗词与音乐 课题4、音乐的神奇作用 课题5、音乐与音乐家 主要展示形式为:说、展、演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小学五年级下学期创新活动与综合实践教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