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税保护是弱国对抗强国以图发展的有力武器。关税保护使国家取得贸易机会,不仅是保护国内工业的手段,也是防止外来干预国家的武器。 (2)关税保护的对象不是农业,而是重要的工业部门。理由有三:首先,农业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工业的发展,保护后者便间接地有利于前者。其次,原料或粮食价格的上涨会损害工业。最后,各国之间存在自然的农业分工,由各国土地的自然素质所决定,保护政策会破坏这种分工。而在工业方面,不存在这种地区分工。
(3)国内市场的充分竞争是实行关税保护的前提,否则会影响国家生产力的发展。并且,关税保护不应妨碍国内工业的发展,新式机器和现代化生产资料的进口应尽可能不受阻碍。
可见,李斯特把德国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德国工业产品占领国内市场,作为实行关税保护制度的目标;把保护关税制度看作未来参与国际自由贸易的手段,而非目的。这代表了德国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在当时的德国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
3.简述施穆勒经济学说的要点。
(1)施穆勒否认认社会存在普遍的客观的经济规律,反对抽象法。他认为,国民经济由多种因素构成,它们不断变动并错综复杂地相互作用,因而,不可能找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作用的最终的统一规律。因此,他主张用历史\\归纳法作为研究社会经济的根本方法。
(2)施穆勒特别强调心理、道德因素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国民经济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间的科学。他提出,社会经济代表了相互联系的个人所组成的集体,而相互联系的纽带就是心理、道德或法律的因素。一切经济问题只有从人类心理和道德上进行分析,才能说明和解决。
(3)施穆勒提出国家的“超阶级性”,强调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他指出,在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比各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更为基本的道义结合,国家是这种道义结合的具体机构。要扩大国家职能。
(4)在具体政策措施方面,施穆勒提倡用改良主义的社会经济政策来克服劳资对立。通过道德观念的变化,加强国家干预。具体的政策主张有工厂立法、劳动保险、工厂监督、劳资纠纷仲裁、某些行业的国家化、城市土地私有权的限
制、财政赋税改革等。
1.简述“边际革命”这一称谓的来源,并概括边际学派的理论特点。 边际学派的第一代经济学家主张边际效用价值论。他们强调消费效用和需求,把研究范围限定在资源的合理使用或最优配置领域,建立了一个以欲望为出发点,以效用为中心,再加上所谓边际分析的主观价值论。同时,边际原理被运用于交换和分配领域来解释经济生活。由于边际效用学派所宣扬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完全与传统经济学相左,“边际革命”由此得名。
概言之,边际学派的理论特点如下:
(1)边际学派将注意力集中在进行决策的变化点,即边际上。单独的个人和企业在边际主义分析中占据中心位置,均衡是他们看待事物的维度。
(2)边际学派所重视的需求因素取决于边际效用──主观的心理评价。他们假设人的行为具有理性,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3)边际学派秉承自由放任主义。他们将土地与资本合并在一起,并且将利息、地租和利润都看作是合理的报酬。
(4)边际主义者批评历史的方法,倾向于古典学派所倡导的抽象分析法。 2.简述“戈森第一定律”和“戈森第二定律”。
戈森提出,当人们在寻求快乐时,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以使享受总和最大化。 第一个规律是根据经验归纳得出的享乐递减规律。它包括两点内容:(1)在对同一种物品的一次性持续消费中,享乐的量会逐渐减低直到饱和为止;(2)消费者重复消费时,也有类似的降低。前者称为延长的享乐递减原则,后者称为重复的享乐递减原则。
第二条规律是在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基础上,在多种财货的消费进行选择时,达到最大享受总量的途径和方式。戈森认为,一个人的欲望无穷,但其财力有限,而且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消费一定量的物品,如果他要取得最大享乐,就必须把财货在不同用途间进行分配,而分配的方式必须使每一种用途上的财货的边际效用相等。这就是著名的个人消费者均衡原则,后人称为之“戈森第二定律”。
3.简析奥地利学派的边际效用价值论。
答题思路: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是把价值说成是人们对物品效用的心
理感受或主观评价;而物品价值的大小,由该物品的边际效用的大小决定。但在此处,使用价值是表示这种效用引起的主观心理感觉。奥地利学派认为,一种物品要具有价值,必须既具有有用性,也具有稀缺性。奥地利学派特别强调稀缺性是价值的前提。
奥地利学派认为,决定物品价值的不是其放大效用或平均效用,而是它的最小效用。即所谓“边际效用”就是某物品一系列递减的效用中最后一个单位所具有的效用,是满足一系列递减欲望中处于被满足与不被满足的边沿之上、最后被满足的最不重要的那一具体需要的能力,即满足边际欲望的能力。边际效用是价值的尺度,产品价值的高低决定于边际效用的大小。
物品的价值是由其边际效用量决定,那么,边际效用又由什么决定呢?庞巴维克认为,它由需要及其供应之间的关系决定,当要求满足的需求越多和越强烈,而能满足该需要的物品量越少,则得不到满足的需要阶层就越重要,因而边际效用也越高;反之,则相反。
4.简述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
答题思路:庞巴维克提出主观评价加时间差说明分配的“时差利息论”。他把物品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在就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即现在物品;一类是现在无法消费而能满足将来需要的物品即未来物品。
人们对现在物品的评价高于未来物品的原因有三:(1)所谓“需要和需要供应的差别。”;(2)所谓“低估未来”;(3)所谓“现在物品技术上的优越性”。这样,人们对现在物品和未来物品的主观评不同,从而产生价值的差异。因此,未来物品的所有者必须付给现在物品的所有者与价值差价相等的“贴水”即利息。
庞巴维克从时差利息出发,把利息分为三类形态:(1)借贷利息;(2)企业利润;(3)耐久物品的利息即租金(包括地租)。
5.克拉克怎样用边际生产率论来分析工资和利息的?
答题思路:在分析工资和利息时,克拉克以阶级调和论为基础,结合资本生产力论和19世纪70年代后所流行的边际分析法,提出了边际生产力分配论。
克拉克从生产要素论出发,重提土地、劳动和资本共同创造价值,共同参与分配的论调。劳动和资本生产力递减规律是克拉克的另一理论支柱。他把“土地收益递减规律”扩展到其他生产要素上,认为劳动和资本的收益也是递减的。
因为所有各单位的资本或劳动在品质上和作用上被假定为同一,因此,资本的边际单位的生产力决定了全部各单位资本的利息,劳动的边际单位生产力决定了其它各单位劳动的工资。
克拉克用下列图示描述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和利息的标准:
图中的ABCD是资本和劳动共同创造的总产量,其中长方形AECD属于工人劳动创造的部分,所以工资总额为AECD,余下的三角形EBC 则是资本创造的部分,它是资本利息的总额。
6.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瓦尔拉斯断言价值决定于“稀少性”。所谓“稀少性”,是指一个单位商品的消费所满足的最后欲望的强度。
在边际效用分析的基础上,瓦尔拉斯分析各种商品交换时价格的形成,提出了所谓“一般均衡理论”。简言之,该理论认为一切商品的价格都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任何一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不仅是这一商品价格本身的函数,并且也是所有其他商品价格的函数,因此,任何一个商品价格必须同时和其他商品的价格联合决定。而只有当一切商品的价格恰好使它们的供求相等时,竞争市场就达到均衡状态,市场的一般均衡才算形成,这时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瓦尔拉斯称它为价值。这种均衡就是一般均衡。
瓦尔拉斯根据方程式数目若等于未知数数目,则可推算出这些未知数的数值这一数学原理,论证市场交换的一股均衡问题可以得到确定的解答。因此,如果市场中商品种类的数目等于N,为了决定这些商品的价格,经济学家的任务是提供等于这些商品交换中未知数的同样数目的联立方程。
1.马歇尔的经济学说有哪些特点?
马歇尔经济学具有极浓厚的折衷主义色彩,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马歇尔即赞同古典学派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狭义界说,主张经济学专门研究经济问题;另一方面也赞同广义界说,主张经济学与社会学相融合。在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的关系上,他一面主张价值判断;另一方面他又赞成实证研究。
(2)方法论。马歇尔既主张采用推导理论模型的抽象法,又赞成采纳历史主义的描述法。每一种研究法各有利弊,因而应互相配合。而且,研究方法因人而异,不必强求一律。他重视数学方法,但也强调切勿滥用数学工具。
(3)价格理论。马歇尔认为,需求和供给好比一把剪刀的两刃,二者都是价值的决定因素。
马歇尔经济学折衷主义色彩产生的最基本原因,是他的连续原理。 2.简述马歇尔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答题思路:均衡价格论是马歇尔经济学的基础与核心。它旨在阐明自由竞争条件下商品价值(价格)的决定及变动规律。马歇尔虽然仍用价值这一术语,但他对价值的分析其实就是对价格的分析,并未涉及价值的本质和起源问题,把它变成了单纯的流通领域的问题。马歇尔的分析是只就某一商品本身的供求来说明该商品价格的决定,而不考虑其他有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及影响,这是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
3.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均衡价格的形成。
马歇尔运用均衡分析和供求分析方法,把需求和供给、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结合起来说明均衡价格的形成。所谓均衡价格就是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请画出供求均衡曲线图)
(2)均衡价格的短期与长期分析。
马歇尔将时间因素并将其引入供求均衡分析,他把影响价格特别是成本变动的时期分为三种:暂时(几天之内)的市场均衡;短期均衡,是指几个月或一年时间内的均衡;第三类是长期(一年以上)的均衡。
马歇尔由此作结:时期愈短,就愈需要注意需求对价值的影响;时期愈长,生产成本对价值的影响将愈加重要。
(3)均衡价格的动态分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经济思想史课后习题答案(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