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经济思想史课后习题答案(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8-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不认为货币储存越多,国家就越富。他要求国家取消禁止输出货币的法令,提出把货币投入有利可图的外贸中去,来增加货币财富。

托马斯·孟认为,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的对外贸易都会使国家获利,只有贸易顺差才是增加货币并使国家致富的通常手段。他提出,必须时时谨守这一原则,即本国每年出口的商品在价值上需超过它所消费的进口商品。这样,输出本国货币以换取商品成为增加国家财富的一种手段。为保证贸易顺差,托马斯·孟提出各种措施,主张增加本国商品的输出和减少对外国商品的消费。

托马斯·孟的理论特点可概括为:(1)重视发展航运业和转口贸易;(2)热衷于发展同距离英国遥远的殖民地国家,主要是亚洲一些国家(尤其是东印度地区)之间的贸易;(3)着重强调人口和技艺对于增加财富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

4.为什么说重商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最早理论探讨?其历史意义何在?

重商主义代表着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封建君主和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商业资本在这一时期产生过压倒一切的影响。它作为一种经济学说,仅以流通领域作为研究对象,从商业资本运动出发来观察经济问题。然而,作为最早的、比较成体系的经济学说和经济政策主张,重商主义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从理论上看,它突破了古代和中世纪作家考察经济现象的狭隘眼界,把经济学从主要考察奴隶主的家庭经济和封建的庄园经济扩展到整个国民经济,从中世纪经院哲学式的或教条主义式的研究经济问题传统方式引向密切结合实际的现实社会经济生活,这为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产生作了理论准备。从实践上看,其经济思想和政策大大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扩展,帮助新兴资产阶级积累了大量的货币财富,从而极大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和封建制度瓦解的历史进程,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1.简述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的基本论点。“旧福利经济学”与“新福利经济学”在基础工具上有何区别?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主要分两部分:一是根据边际效用价值学说提出一套福利概念,并把这种主观福利概念与国民收入联系起来;二是从国民收入的增加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出发,推导出增加社会福利的各种因素。

庇古从“福利”的概念展开论述。他把“福利”分为两类:广义的“福利”,

即“社会福利”;狭义的“福利”,即“经济福利”。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就是“经济福利”。庇古福利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概念包含两个基本命题:第一,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福利就愈大;第二,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福利就愈大。

为衡量经济福利,庇古运用了边际效用基数论。个人经济福利即个人满足的总和,而满足来自商品的效用,因此个人经济福利就是由效用构成的。对效用的计量问题,边际效用论分为基数论和序数论两派。基数论者认为,可以用基数l、2、3……来表示边际效用的绝对数值,并且可以在个人之间进行比较;序数论者持相反观点,认为边际效用是不可以计量的,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效用相对水平的高低。庇古以基数论来建立其福利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界把庇古福利经济学称为“旧福利经济学”,以区别于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的 “新福利经济学”。

2.简述垄断竞争思想。

张伯伦对“垄断”和“竞争”作出解释。按照他的说法,只有那种能够控制一种商品销售数量,进而控制价格的唯一卖主,才是垄断者,而“完全竞争”则是指没有一个企业能够控制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这种状况的形成是由于存在着大量的买者与卖者;同时,出售的商品没有差别、即完全一样或标准化,因此可以相互替换。张伯伦认为,完全竞争或完全垄断在经济生活中都是罕见的,大量存在的是垄断和竞争的混合,即“垄断竞争”。

张伯伦认为,产品差别是造成垄断的决定因素,但现实经济活动中厂商的产品,都既有一定的差别,又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替代品。因此,它们既能互相替代,又不能完全替代。能互相替代的一面必然产生竞争,而不能替代的一面即差别性则造成垄断。可见,垄断与竞争并不矛盾,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才能解释实际的经济现象。张伯伦还阐述了“产品差别”的涵义,他提出,在资本主义市场上几乎不存在没有差别的产品。

3.简述霍特里的纯货币的经济周期理论。

霍特里第一次单纯以货币信用因素来解释经济危机和周期波动。其基本观点是,现代的经济周期波动纯粹是货币现象,在货币表示的财货需要增加时,则生产增加,物价上升,商业旺盛;反之则生产减缩,物价下跌,商业凋敝。

霍特里首先认定社会总需求只是一种货币现象。总需求由消费者对消费品的

需求和企业家对资本的需求构成,表现为他们为此所提供的货币量,这样总需求的变动就直接与银行信用的变动联系起来。银行对利率的变动,影响到企业生产,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变动。

霍特里指出,由银行信用的收缩和膨胀所起的经济的收缩和扩张所转换的关键在于银行现金的涸竭和流回。他提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都根源于总需求的变动,根源在于银行信用胀缩的循环往复,因此,经济危机仅仅是一种货币现象。他主张采取利率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对银行信用实行统制,以稳定消费者收入和总需求,维持经济均衡。

1.重农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

重农主义是18世纪中叶在法国产生的有系统的经济思想体系。这个学说体系因重视农业、强调农业在财富生产中的作用,并把这种作用强调到过分的地步而得名。“重农主义”含有自然支配、自然力量之意,引申其义,就是主张遵从自然法则,便可获得最大的利益。

法国的重商主义靠牺牲农民和农业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使农业遭到严重破坏并处于极度衰落的境地。农村经济的衰败,反过来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当国家财政陷于严重困难之时,法国政府却继续推行重商主义政策。然而由重商主义者约翰·罗所推行的经济政策却使法国经济濒临崩溃。严峻的社会现实,要求一种新的理论。重农主义便是在激烈批判重商主义,并与之彻底决裂中产生的,所以,它与重商主义便构成对立的两极:与重商主义重视和只强调商品的货币形态相反,重农主义重视和只强调商品的使用价值形态;与重商主义只强调贸易是财富的源泉相反,重农主义只强调农业和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与重商主义强调政府干预经济相反,重农主义主张自由放任。重农主义是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经济学派。它有一个明显的主题和宗旨,即尊重农业。对农业为什么要尊重以及如何尊重等问题构成这个学派井然有序的思想体系。 2. 简述布阿吉尔贝尔的价值和价格理论。

布阿吉尔贝尔提出,为保持社会经济的正常平稳的发展,在商品交换中,各种商品的价格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为探索这个一定比例,他区分了商品的市场价格和“真正价值”,力图在变化的市场价格背后,寻找商品的“真正价值”,提

出独具特色的劳动价值理论的最初观点。首先,他认为,各种货物的价格必须能够偿付生产商品的费用。在探索什么是商品的生产费用时,他看到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包括直接劳动和间接劳动。其次,他又把各种商品的价值比例归结为按正确比例分配于各个产业部门的劳动时间。最后,他还认为,这种分配劳动的正确比例,是依靠自由竞争来实现的。

布阿吉尔贝尔没有完整的价值理论。但在研究谷物价格和其他一切商品价格的关系时,他不知不觉地把商品的交换价值说成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特别是他关于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均衡生产的理论,使他能够在宏观的高度把握商品的价值决定问题,把一种商品的价值视为由社会总劳动时间按照对每种商品的社会需要的一定比例分配在各个特殊部门决定的。

3.魁奈在《经济表》中如何考察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的? 答题思路:(1)简述魁奈关于一个典型的简单再生产模型的论述;(2)简述《经济表》中关于全部流通包括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五个行为;(3)简述这五项流通过程结束后,各阶级的情况。

4.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经济学说有哪些发展?

答题思路:杜尔哥对重农主义的补充和发展主要包括:

(1)杜尔哥把不同的经济地位和在劳动中的作用作为划分阶级的客观依据,将社会划分为五个阶级。他并且对资本家阶级和雇佣工人阶级作出了比较确切的定义。

(2)工资理论。杜尔哥指出,工资水平的高低不取决于工人,而取决于劳资双方的协议。他认为,劳动者数量总是大大多于雇主的需求,因此,工人之间的竞会使劳动者的工资只限于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3)“纯产品”理论。在对“纯产品”的来源和占有的说明上,杜尔哥指出,“纯产品”是土地对于农业劳动者的劳动的赐予,这就把“纯产品”的生产和劳动联系起来。这事实上已把“纯产品”归结为农业剩余劳动。他解释了土地所有者不劳动却无偿占有“纯产品”以及土地私有权存在的原因。

(4)对资本理论的发展。杜尔哥不仅直接以“资本”这一用语来代替魁奈常用的“预付”,而且具体地分析了资本的各种用途及其收入的性质。这在经济学说史上,首次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各个剥削集团的基本收入的性质,是对魁奈

的资本理论的重要发展。

1.古典学派的理论特点有哪些?

古典经济学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论考察,代表着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古典经济学维护资本主义的私有产权关系,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自然的和合理的,最有利于财富的增长;它把理论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揭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一般规律;它推崇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模式,强调竞争的市场力量使追求私利的个人为社会利益最大化做出贡献,奠定了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主张;同时,它也探讨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建立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并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经济分析工具。

2.简述配第的价值理论。

在寻求商品交换的规律性时,配第区分了自然价格和政治价格。政治价格指经常发生涨落的市场价格。他并且指出,自然价格是这种涨落的中心。自然价格由劳动,或者说是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所决定。他用不同商品的等量劳动时间说明交换的等价性基础。他还提出商品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配第的价值论不是彻底的劳动价值论。在他看来,任何物品都是由土地和劳动生产的,所以二者都是价值的源泉和尺度。对配第而言,政治经济学中最重要的考虑,是怎样确定土地和劳动之间的自然等价关系,以便用其中的一个来独自表示任何事物的价值。但二者之间是不能相互比较的。配第把土地的价值和劳动的价值用土地产品和劳动产品能兑现成一个共同的衡量单位联系起来,此共同的单位是:“一个成年人平均一天的食物,而不是一天的劳动,乃是衡量价值的共同尺度”。

3.洛克的财产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洛克从自然状态的背景下提出其财产理论。自然状态是指在国家和法律出现之前人类社会的无序状态,它是社会契约论者用以说明国家产生的一种假设。洛克既在广义上也在狭义上使用“财产”概念,在广义上,它涵盖了人类的利益和渴望的广阔领域;在狭义上,它是指物品。私有财产是自然的权利,它来自劳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经济思想史课后习题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经济思想史课后习题答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68110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