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金融的风险与监管
2.结合网络金融业务的特点,完善现行业务营运监管办法。要从业务经营的合法合规性、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能力、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等方面根据网络化条件来适时进行调整、补充,构造一个符合网络金融生存、发展的金融监管指标体系和操作系统。
3.督促开展网络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强化内部管理,从内控制度人手降低金融风险。
4.加强金融监管部门的技术力量,提高监管水平。应逐步实现利用先进的电子网络技术对网络金融进行非现场监管,建立诸如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信贷台账管理、预警分析和智能化决策等运作系统,通过网上实时控制,提高监管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5.密切与其他国家监管机构的联系,提高网络金融的监管效率。中国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应加强同外国金融监管当局合作,定期开展监管情况交流,切磋网上金融监管措施。同时加强与网络金融发展较快的国家之间的人才交流,加大监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引进先进的监管理念和技术。
参考文献:
[1] 岳意定.网络金融学[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2] 黄运成.证券市场监管: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9月。
[3] 马敏.电子金融概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8月。
[4] 季东生.信息技术与金融发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年5月。
[5] 张卓其.网上支付与网上金融服务[M]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复习与思考
1、 为什么说网络金融面临的风险与传统金融业有所不同?
2、 网络金融监管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 如何建立健全网络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
4、 网络金融条件下,为什么要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性合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网络金融的风险与监管(1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