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小军机,掌缮写谕旨,记载档案,查核奏议。军机处职掌每日晋见皇帝,商承处理军国要务,用面奉谕旨的名义对各部门各地方负责官员发布指示。宣统三年(1911)内阁成立后撤销。
76、改土归流: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世袭土司,改行临时任命的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明永乐十一年(1413)平定思州、思南两宣慰使乱后,废土司,设贵州布政使司,置思州、思南等八府。清雍正时,由于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更在云南、贵州等省积极推行。改土归流以后,在原土司地区实行和汉族地区相同的政治制度,如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编查户口、组织乡勇等;加强了边远地区和内地经济、文化交流,也加强了中央对边远地区的统治。
77、乾嘉学派:清著名经学流派。研究范围以经学为中心,而衍及文字音韵、名物训诂、历史地理、天文历算、金石乐律、校勘辑佚等各方面。研究方法重视实证,长于考据。至乾隆、嘉庆时代,达到全盛阶段,故统称为乾嘉学派。又因推崇东汉许慎、郑玄之学,以汉儒经注为宗,故也有称之为汉学派或清代古文经学派。该学派由清初顾炎武开其端,继由胡渭、阎若璩奠定基础,至惠栋、戴震时,正式形成。在惠、戴的各自师承影响下,又派生了吴派和皖派。除惠、戴外,乾嘉学派中具有成就和影响的学者,不下六十余人,主要有江永、王鸣盛、钱大盺、段玉裁等等。他们都分别在经、史、子、集与文字、音韵、训诂、辑佚、校勘等方面,做出成绩,留下有影响的著述,对古籍的整理和研究,积累了可资借鉴的资料。
78、《四库全书》: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清乾隆朝官修,总纂官纪昀。自乾隆三十八年(1773)至五十二年完成,历时十五年。全书将古代重要典籍完整抄录,分编于经、史、子、集
四部,各部又分许多子目,共收书3503种。所收之书来源分两部分:清廷内府藏本与各省收集的民间藏本。成书之后,抄录7部,之后又写成一部目录学著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书中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但在撰修过程中,也曾大量删改,销毁旧书,使传统文化遗产遭到破坏。
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中国古代史全册的名词解释(1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