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指导书写“法、知、识”。 提示:“法、知、识”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右齐平。 2.老师示范并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 3.学生练写。 提醒规范姿势:请端正坐姿,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脚放平”;注意“眼离纸张一尺,胸离桌沿一拳,指离笔尖一寸”,在田字格中认真书写。 4.老师巡视指导。 五、拓展运用。 1.请学生为田字格中的字组词,写在书上。 六、知识过关。 2.出示要会认的字,抽生读,并组词。 第二课时 一、检测预习。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课件出示生字。 2.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哪几位植物妈妈?在书上用横线把她们画出来。(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 3.师问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办法?学生回答,可以说传播种子,也可以说是怎样让自己的孩子去旅行。(板书:传播种子) 二、合作交流。 引读第1小节。 1.理解词语“四海为家”。 (1)“四海为家”是一个成语,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猜测这个成语字面的意思。师请小组代表回答。 (2)教师点拨:“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面环海,之后“四海”就泛指全国各地。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不留恋家乡或个人小天地。 (3)教师小结:我们根据字面的意思可猜测词语的意思,这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2.指导多音字“得”。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应该怎么填。 课件出示: dé děi de (1)马儿跑得( )可真快! (2)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 )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3)我的作业得( )到了老师的表扬。 3.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最后一句话,要读出疑问的语气。点读、评价读、同桌读。 4.自由读第2~4节,分小组讨论看看植物妈妈们有什么好办法,把她们的办法画出来。 5.这些办法好在哪儿呢?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说说为什么喜欢。 三、汇报展示。 (一)学习第2小节。 1.指名读。 2.填一填。 蒲公英是靠_____来传播种子的。 3.出示课件:瞧,这就是蒲公英妈妈和她的娃娃。理解“降落伞”。 (课件出示蒲公英传播种子的画面或视频,最后特写一株蒲公英从而理解降落伞。) 4.理解“轻轻”“纷纷”。 (1)老师做动作理解“轻轻”。 (2)理解“纷纷”。 ①师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一个蒲公英娃娃出发了,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在风婆婆的帮助下,蒲公英像降落伞一样飘飘悠悠地离开了妈妈。这就是“纷纷出发”。 ②你能用“纷纷”说一句话吗?请同学们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课件出示:________纷纷___________。 预设:下雪了,雪花纷纷地飘落。 秋天,树叶黄了,纷纷地飘落。 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 ③教师朗读“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④说说你似乎看到了什么。 ⑤学生发言后全班齐读。 5.创设情境,训练表达。 你们看,这就是蒲公英,风儿轻轻一吹,蒲公英的娃娃就纷纷出发,他们飞向天空,落到了森林里,落到了校园里,落到了田野里——他们飞啊飞啊,想一想,他们会飞到哪儿生根发芽?自由回答。 课件出示: 蒲公英飞啊飞啊,飞到( ),( )就是他的家。 蒲公英飞啊飞啊,飞到( ),( )就是他的家。 蒲公英飞啊飞啊,飞到( ),( )就是他的家。 6.朗读体会。 说得真好,蒲公英多么可爱、多么勇敢。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是多么高兴呀!现在让我们再读读这节诗,你能加上动作读这节诗吗?会背的同学可以不看书,看谁读得最投入。 (二)学习第3小节。 1.收集资料,认识苍耳。 (1)指名读第3小节。 (2)你们见过苍耳吗?谁来介绍介绍? (3)老师带来了几个苍耳,小组同学摸一摸,感觉感觉,谁来说说? 预设:①苍耳有小刺,摸着扎我的手。 ②苍耳的外皮硬硬的。 ③苍耳能挂在毛茸茸的衣服上。 2.学生质疑,理解“铠甲”。 (1)你有什么不懂的吗? (2)查字典理解“铠甲”。 (3)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大家真会学习!“铠甲”是指古代士兵打仗时穿的铁做的衣服。那在文中这里指的是什么? 课件出示: 铠甲 苍耳 3.角色体验,拓展想象。 (1)苍耳妈妈就是这样保护自己的孩子的,你们猜猜:苍耳妈妈会请谁来帮忙带走自己的宝宝呢?(小猫、小狗、小羊……) (2)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小组的同学演一演苍耳宝宝离开苍耳妈妈的情景好吗? (3)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把苍耳带到哪里安家? 就这样,苍耳跟着这些小动物们来到田野、山洼、树林、花园……小动物们把他们带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他们四海为家。 4.朗读诗歌,体悟情感。 四、点拨释疑。 (三)学习第4小节。 1.指名读。 2.喜欢豌豆的同学来说说太阳是怎样帮助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 课件出示: 播放豆荚炸开的视频,并出示词语:炸开。 3.比较理解,积累运用。 1.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2.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 (1)比较: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预设:“啪的一声”写出了豆荚炸开时的声音,“蹦着跳着”写出了孩子们离开妈妈时的动作及心情。 (2)指导朗读。 这一下可不得了啦,豌豆娃娃们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么样?该怎么读? (3)想象说话。 小豌豆离开妈妈,他们可能会对妈妈说些什么? 预设: ①妈妈,您放心,我长大了,我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②妈妈,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您要照顾好自己,我会想您的。 (4)点读,评价,男女生读。指导读出小豌豆的活泼可爱。 4.齐读这节诗歌,练习背诵。 过渡:植物妈妈的办法非常多,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五、拓展运用。 学习第5小节。 1.引读课文,理解词语。 (1)看来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学生读后面的诗句) (2)理解“观察”。 ①填空练习:观察______(观察小动物、观察大自然、观察云朵、观察生活……) ②那你理解了什么是“观察”吗? (3)理解“粗心”。试着给“粗心”找一个反义词。 2.自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生自由练读第5小节,指名背、齐背。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备课(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