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精神品质。 (单选 ) 身体 健康 思想 道德
9. 人们普遍从(3)和心理两方面考察个体的健康状况。 (单选 ) 情感 思维 身体 道德
10. 独立人格素质即人格素质,是指一个人具有的基本稳定的独特(4)和生理品质。 (单选 ) 思维 道德 学习 心理
11. 离开主体的(4)和鲜明个性,既无发现发明与创造的可能,也无力推动社会前进。 (单选 ) 健康体魄 身心健康 健康心理
独立人格
12. 任何发明、创造,都是自主探索、求异创新、(3)的结果。 (单选 ) 独立学习 独立人格 独立判断 独立工作
13. (3)素质,是指具有崇高昂扬、深远自由、坚定扎实的精神追求和丰富独特、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与品质。 (单选 ) 精神 审美
精神审美
独立人格
14. 美包含着真和善—真乃科学之美,善乃(4)之美。 (单选 ) 思想 精神 心理
道德
15. 教育机会平等最重要的也是最高的要求是(2)的平等 (单选 ) 教育内容 教育结果
教育设施 师资水平
16. 个体发展是(4)阶段影响、历史阶段影响和非规范事件影响这三大系统相互作用的产
物。 (单选 ) 心理 思想 智力 年龄
17. 没有社会教化,个体内化将是(1)的,没有个体内化,社会教化则是无效的。 (单选 ) 盲目 无力 无奈 无能
18. 自由意志的基本特征是自觉独立性或曰(2)独立性。 (单选 ) 双手 理性 学习
行为
19. 构建素质教育目标,必须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2),才能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 (单选 ) 顺序
客观规律 特征 重点
20. 课程设计以何为中心,历史上有这样三种类型,即(3)、社会中心和学科中心。 (单选 ) 活动中心 过程中心 儿童中心
教师中心
21. 提出着眼于素质发展的课程观,是针对当前课程观念在学生发展、学科体系和(1)三者之间的某些失衡现象而言的。 (单选 ) 社会需求 科技进步 思想
教育发展
22. 地方课程,又可称为地方(4)课程或地方取向课程。 (单选 ) 特色 区域 范围 本位
23. 课程管理是指对课程编订、课程实施、课程(3)的组织、领导、监督和检查。 (单选 ) 手段 考试 评价
总结
24. 要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找到上佳的教育方法,首先必须解决好教育思想、(1)和态度问题。 (单选 )
观念
品质 方向 目的
25. 进取自信、(4)和清醒激情,三者同时具备才是教育走向成功的重要体现。 (单选 ) 崇高理想 心理健康 高尚品德 视野宽广
26. 教师的行为依赖于学生的存在和(3),失去这些,科学和知识就不能发展。 (单选 ) 思想 心理 兴趣 学习
27. “行教”是指用教师的(4)教育影响学生。 (单选 ) 人格魅力 品德修养 思想观念 实际行动
28. 教材主体应包括(1) (单选 ) 讲义
参考书刊 辅导材料 教学影片
29. 启发式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体现在教学方法中的(2)。 (单选 ) 教学方式 指导思想
智能开发 教育技巧
30.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2)。 (单选 ) 多样性 一致性 复杂性 积极性
(二) 多选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从严格的定义来讲,素质教育是指(1234 )的整个教育活动。 (多选 ) 以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为基础
以促进知识深刻内化为关键
以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发展为核心
以促进所有学生共有和特有的精神品质和谐形成与不断提高为目标 2.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 234) (多选 ) 加强社会实践
揭示事物本质
反映内在规律 符合客观实际
3. 素质教育激活个性潜能的最高目标是(14) (多选 ) 提高学生的人生品位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造智慧
4.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核心,是人们行为方式的重要准绳,它决定社会(34)的基本走向。 (多选 ) 道德文明 思想文明 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5.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应从(34)抓起。 (多选 ) 道德素质 文化素质 学习素质 思维素质
6. 现代思维在具体思维中应当注意(12) (多选 ) 在同中求异
在异中求同
在同中求异,但不能在异中求同 在异中求同,但不能在同中求异
7. 现代思维在具体思维中应当注意(34) (多选 )
在逻辑思维中运用辨证思想但不能在辩证思维中运用逻辑法则 在辩证思维中运用逻辑法则,但不能在逻辑思维中运用辨证思想
在辩证思维中运用逻辑法则或在逻辑思维中运用辨证思想 在逻辑思维中运用辨证思想或在辩证思维中运用逻辑法则
8. 科学文化素质,是指人们在追求(34)和崇尚优秀文化过程中积淀升华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 (多选 ) 思想 道德 真知
真理
9. 世界卫生组织从人的机体出发确立的健康标准是(234) (多选 ) 有良好的自我意识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10. 独立人格是(23)。 (多选 )
保证所有素质形成的重要因素,但未必是立身取胜的必要条件 立身取胜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所有素质形成的重要因素 立身取胜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
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但未必是立身取胜的必要条件
11. 精神审美素质,是指具有(123)的精神追求和丰富独特、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与品质。 (多选 ) 崇高昂扬 深远自由 坚定扎实 独立判断
12. 教育机会平等,即每个公民和未成年人不分(1234)等,依法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多选 ) 民族 种族 性别
职业
13. 素质教育的终身性包含了(234) (多选 ) 教育内容的新颖性 教育时间的终身性
教育空间的社会性 教育过程的发展性
14. 素质教育中的社会教化主要包括(123) (多选 ) 传授生活技能 传递社会文化
培养社会角色意识
达到国家规定的最基本的标准
15. 个体内化主要包括(123) (多选 ) 观察学习 认知加工 角色扮演
自我强化
16. 当代较有影响的发展理论有(1234) (多选 ) 以盖塞尔为代表的自然成熟理论 以毕生、斯金纳为代表的环境-学习理论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理论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发展理论
17. 改革现有教育内容包括(234) (多选 ) 增强难度 适当增减 降低难度
适度综合
18. 课程潜能来自(23) (多选 ) 学生发展潜能
学术材料的课程潜能
课程教材本身的潜能 科学文化潜能
19. 传授知识(1234),是教学艺术的一种表现。 (多选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素质教育概论试题(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