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农 业 经 济 学》讲稿(9)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6-3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三)剪刀差的变化趋势

1. 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剪刀差,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农业中的迅速发展和工业资本对农业的渗透,农业劳动生产率也迅速提高,与工业的差距逐步缩小,从而改变了工农产品的交换条件,使工农产品交换的剪刀差也日趋缩小。

2、我国的工农产品交换的剪刀差由来已久。

3、剪刀差的缩小和消灭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第三节 农村消费市场概述

一、消费(consumption)

1、广义的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 (1)生产消费 (2)生活消费

2、本章研究的消费特指生活消费。 二、消费市场(consumption market) (一)消费市场的概念

1、消费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它是消费品交换关系的总和,也是整个市场体系的终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最终实现的市场。 2、构成要素: (1)消费品生产者

(2)有消费需求的消费者

(3)消费品流通企业或消费品经营者 (二)消费市场的类型

1、一般划分为:物质消费品市场、劳务消费市场;

2、按流通范围分为:地方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 3、按流通渠道分为:批发市场、零售市场; 4、按地理环境分为:城镇市场、农村市场;

5、按市场存续的时间长短和有无周期性分为:长期市场、短期市场、季节性市场;

6、按消费品耐用和非耐用的特性分为:耐用消费品市场和非耐用消费品市场。 (三)消费市场的一般特点 1、消费市场的分散性 2、消费市场的多样性 3、消费市场的多变性 4、与消费者联系的直接性

三、农村消费市场

(一)农村消费市场的内涵

农村消费市场:是指在农村的地域范围内产生的各种消费关系的总和。 (二)农村消费市场的功能

1、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2、引导生产

3、指导农民消费

(三)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特点

36

1、潜力性 2、差异性 3、层次性

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意义

1、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是培育市场体系、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

2、拓展农村消费市场,能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是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途径。 4、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是促进农产品市场与国际接轨的客观要求。

五、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策略

1、增加农民收入,调整收入分配,提高农民整体消费水平。 2、积极调整消费品生产结构,提高产品适应性,增加有效供给。 3、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4、整顿和规范农村消费市场秩序,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5、改革消费政策,促进商品消费模式转变。

第四节 农民的消费

一、农民的消费水平

(一)消费水平的概念(consumption level)

1、消费水平:是指一定时期消费的物质资料及服务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 2、消费水平具有量和质的规定性 (二)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经济因素 1、农民的收入水平

2、农民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 3、农村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 4、物价水平

5、消费品供应状况

(三)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途径

1、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

2、健全的消费市场体系是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重要保障

二、农民的消费结构(farmer’s consumption structure) (一)农民消费结构的定义

1、农民的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农民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

2、农民的消费结构反映农民消费的具体内容,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消费需要的满足程度。

(二)农民消费结构的分类

1、按照实际消费支出的不同方面,可以划分为吃、穿、用、住、行等具体形式 2、按照满足消费需要的层次,可以划分为生存资料的消费、享受资料的消费和发展资料的消费

37

3、按照消费资料的来源方式不同,可以划分为自给性消费和商品性消费 (三)影响农民消费结构的因素 1、一定生产力水平下的需要结构 2、收入水平 3、价格水平

4、人口总量及其构成

5、消费者的心理、人生观、价值观、传统习惯、社会风气等等,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消费结构

(三)恩格尔定律(Engel’s Law)

1、恩格尔定律的表达:在家庭消费结构中,食品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其生活水平就越低;相反,食品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小,其生活水平就越高。 2、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

(1)来源: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2)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其公式如下:

食物支出

恩格尔系数=───────×100%

消费总支出

*恩格尔系数通常被用来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 恩格尔系数 生活水平 *1978—2003年恩格尔系数变动表

恩格尔系数% 城镇 农村 1978 57.5 67.7 1989 54.5 54.8 1995 49.9 58.6 2001 37.9 47.7 2003 37.1 45.6 >59% 贫困 50%~59% 温饱 40%~50% 小康 30%~40% 富裕 <30% 最富裕

思考题二:

1、名词解释:市场农业 剪刀差 蛛网理论 农产品期货市场 2、简述影响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因素? 3、实现农业市场化的手段有哪些? 4、农产品流通有哪些特点?

38

第十章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我国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第一节 农业生产专业化

一、农业生产专业化的类型 1、定义

农业生产专业化,也叫农业生产专门化,是指各地区或农业生产单位互不改变“小而全”的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式,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各部门和各种作物的生态适应性,专门从事本身最适合的某种(或某几种)产品(或生产环节)的生产,使生产活动趋于专一化的过程。 2、类型

(1)农业地区专业化 (2)农业企业专业化 (3)农艺过程专业化

二、农业生产专业化是现代农业的分工形式

1、农业生产条件的变革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必然

要求农业生产摆脱那种排斥分工、排斥协作、“小而全”的传统方式,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的现代农业过渡。 2、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意义:

(1)农业生产专业化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各地区、各生产单位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提高经济效益。

(2)农业生产专业化有利于采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的技术熟练程度和科技水平。

(3)农业生产专业化有利于使用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4)农业生产专业化有利于发展农业与相关部门的经济联合,实现农业产业化。

三、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条件

四、我国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实施——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1、积极扶持与稳步发展的关系 2、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的关系

3、农业生产专业化与其产前、产后部门专业化的关系 4、农业生产专业化与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关系 5、借鉴国外经验和发挥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的关系

第二节 农业社会化

一、农业社会化的概念

农业社会化:是指农业由孤立、封闭的生产方式,转变为分工细密、协作广泛、开放型的生产方式的过程。

*即农业中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越密切,农业生产就日趋社会化

二、农业社会化的特征

1、农业社会化是建立在社会分工深化的基础上的 2、农业社会化是建立在广泛社会协作基础上的

39

3、农业生产社会化是建立在农业系统对外开放基础上的

三、农业社会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1、农业社会化能充分发挥协作的优势,提高现代农业的总体功能 2、农业社会化促进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发展

3、农业社会化有利于在农业中推广现代科技和运用现代农业物质装备 4、农业社会化促使农民成为现代新型农民

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组织体系 1、公共服务体系 2、合作服务体系 3、经营性服务体系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功能 1、产前服务 2、产中服务 3、产后服务

4、经营管理服务 5、教育培训服务 6、金融服务 7、生活服务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转变职能,大力发展政府机构和国家事业单位对农业的公共服务 2、按照等价交换原则,发展涉农企业对农业的服务

3、深化农村供销社体制改革,密切供销社与农民的经济联系,强化其为农业服务的功能

4、改革农村信用社,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5、强化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 6、鼓励和支持农民联合兴办各种服务组织

第十一章 农业生产结构与农村产业结构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农业生产结构的内涵和调整原则;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化;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引起农民收入的增加

第一节 农业生产结构

一、农业生产结构概述

(一)农业生产结构的内涵(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是指在一定区域(国家、地区或企业)内,农业各部门、各生产项目及其产品品种的构成情况,包括它们的比例关系、结合形式、地位作用和运动规律等。 (二)农业生产结构的划分

1、广义农业层次,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四大部门 2、第二层次,各部门内部的划分

3、第三层次,按照产品种类和经济用途的划分 4、根据各部门的结合特点的划分 5、根据分工情况的划分

4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农 业 经 济 学》讲稿(9)在线全文阅读。

《农 业 经 济 学》讲稿(9).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13155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