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的双重维度、教育目标的双重任务、教育对象的双重需求决定了其应实现知识传授与信仰培育相统一。[18]近年来,高校思政课的发展一直是与时俱进的,其改革与时代要求、社会需求和学生需要是同步发展的,所以慕课在一定意义上倒逼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19]但也必须认识到慕课不是万能的,不应将其绝对化、教条化,尤其是在思政课的教学和改革中,它的作用程度也是有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魅力就在于其需要启蒙人的主体意识并建构人的个性情感世界,引导学生去积极探索并努力实践真善美。[20]
在思政课改革或教学中,慕课扮演的角色应该是重要的补充者,它绝对不可能替代传统课堂教学和教师的作用。在建设慕课平台的过程中,应该成立“全国慕课联盟”,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思政课慕课平台,借助教育部在政策、财力、物力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名校在师资资源方面的优势,整合全国优势教学资源,建设高质量、高层次、高水平的思政课慕课平台,在全国推广;同时各高校可根据学校特色和学生特色与需求,通过网络平台和传统课堂教学进行补充,采用网络课堂与传统课堂相结合、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尽可能拓展学生知识面,有效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同时也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吴晶,郑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面对“慕课”,我们必须改革![EB/OL].[2013-11-06].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3-11/06/c_125656323.htm.
[2]吴超. 接纳与认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的态度——基于对上海6所高校本科生的调查[J]. 浙江社会科学, 2015(2):136-140.
[3]屠丹丹. “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 高教学刊, 2016(3):136-140.
[4]陈豪. “慕课”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启示[J]. 思想理论教育, 2014(4):70-73.
[5]侍旭.高校思政教育也应有“供给侧改革”思维[N].光明日报,2016-3-16(16).
[6]顾钰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慕课热”以后的“冷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115-117.
[7]刘震, 曹泽熙. “慕课”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和机遇[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4(11):57-6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慕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持续发展的困境思考(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