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性较明显的文章,设计的着眼点是能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哲理。如特级教师周益明执教《山谷中的谜底》一文,是这样设计的:
初步探究:“弯曲”的本意是什么?“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一句中的“弯曲”是什么意思?
深入探究:东坡的雪松能存活的秘密是什么,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探究小结:你一定想到了不少关于以屈求伸的一些名言警句或俗语,请写下一两句。
这一连串的设计,层层推进,为学生理解“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作出了必要、及时的引领。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故事性的文体和哲理性文体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取向是有较大差别的。文本学习离不开入情入境的体验感悟,离不开品词析句的理解鉴赏,也离不开模仿运用的迁移。我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针对文体的特征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单,才是有效课堂的最大保障。
(3)关注学生兴趣点
学习任务单是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的具体操作单,直接决定学生的收获与发展,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应根据文本呈现形式,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点,这也是确定学习任务的关键。
故事性强的文章,我们可以设计故事续编之类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展开想象,写出自己的创意。如《小摄影师》一文,就可以在学习任务单的拓展部分这样设计:
第二天,小摄影师又来到了高尔基家,他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你发挥想象来写一写。
言语形式特别的课文,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或表达形式的妙处,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时,我在本校学习任务单的“拓而有进”部分(即“拓展延伸”)设计了这样的自主学习任务:
想一想: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经有过无数的梦想?是否也曾经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这两首诗中的一首,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或童年往事……
学习任务单是学生课堂实践的支架,所以适合学生参与的设计是激发学生的重要因素。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经历了学习的过程,在合作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尤其获得了解决挑战后的成就感,自然会对语文课堂充满兴趣,所以,我们不妨设计一些探究性、实践性、合作性强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如六年级选学课文《军神》:
探究部分
任务1:沃克医生的心理主要经历了哪些变化?先自己简要概括并填在下列横线上,再和组内同学讨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2:(小组内讨论)课文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篇幅写沃克医生?联系课文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浅议学习任务单设计和运用的“四点三统一”(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