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学考试学前教育本科段课程 儿童发展心理学 重点章节整理
61埃里克森和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区别:① 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伊底的力量,自我
只是伊底和超我的奴仆;埃里克森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理智的力量,相信超我能引导心里性欲向社会所规
定的方向发展,超我可以协助自我监督伊底;② 弗洛伊德在研究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发展时,仅把儿童
囿于母亲——儿童——父亲这个狭隘的三角关系中;而埃里克森则把儿童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
视社会对发展的影响③ 弗洛伊德对儿童人格发展的研究只到青春期为止,而埃里克森则把个性发展的
阶段扩展到八个阶段,贯穿人的一生;④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埃里克森则认为人的本性
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儿童出生后都存在向善的或恶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他对形成和发展良好的个
性品质抱着较为乐观的态度。
62心理社会发展的阶段——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其中5阶段。①口腔的——感知的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
本的不信任感。任务是培养儿童的信任感,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②肌肉的—
—肛门的 (基本自主感对本的羞耻感与怀疑感。任务是发展自主自主性。);③运动的——生殖的 (基
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任务是①发展良心;②获得性别角色);④潜伏期 (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
自卑感。任务是这个阶段儿童已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社会任务);⑤发育期
青春期 (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基本的同一感分散或混乱。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感,建立新的自我同一感);
⑥年轻的成年期;⑦成年期;⑧成熟。
63简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1)把儿童看作是一个整体,从情绪的、道德的和人与人关系的整体发
展过程来研究人格的发展。(2)有一些辩证法的思想。(3)重视教育的作用。父母的作用、同伴的作用、
教师的作用,还有游戏的作用。(4)未完全摆脱弗洛伊德的本能说。(5)描述了个性发展各个阶段中社会
要求与自我的冲突。
64青少年在探求、实现自我同一感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种失败的情况。一是同一性拒斥,二是同一性混
乱。同一性拒斥:这是个体过早的将自我意象固定化,或者说是过早地停止了对同一性的探求。同一性混
乱:这类青少年无法“发现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没有形
成清晰的牢固的自我同一感。
65影响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生物学因素,二是社会化因素,三是个体的自我意识。同伴也是
一个重要因素。
66最初的个性或气质.大部分儿童可划归为三种气质类型:一种是“容易(护理)的”儿童;二是“困难
的”儿童,三是“慢慢活跃起来的”儿童。
67体貌与性格的影响.正常儿童的身体体格与个性特征存在着小的但有意义的相关。
68成熟速率的影响.成熟晚的男青年比较多地感到自己的不足;早熟者表现出独立、自信,在人与人相处
中能承担成人的角色。但是在要求取得成就和别人的承认方面没有差别。成熟早的女孩相对于成熟迟的女
孩来说,可能存在一些不利的社会条件。似乎晚熟随女孩更有利些。
69父母管教类型的纬度:控制和爱。根据这两个维度可以把父母分为四个类型:①权威型父母——控制+
爱;②专职型父母——控制+不爱;③娇宠型父母——不控制+不完全的爱;④冷漠型父母——不控制+不
爱。
70父母的作用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父母本人的个性特征;(2)儿童自身的特征,如性格、气质、
能力;(3)社会环境,家庭内部的环境。
72家庭的物理环境有两种变量:社会变量和物理变量。社会变量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成人—儿童,
成人—兄弟姐妹—儿童。物理变量是指除人之外的物质条件及其组织和安排。
73简述电视对儿童发展有何影响?占用了儿童大量的时间、电视中不健康的内容可以影响孩子的上进心、
电视的普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给儿童提供娱乐,提供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使孩子学习及掌握大量在课堂上
学不到的知识和信息,对儿童的反应能力及智力发育有很大的好处;对儿童看电视加以正确地引导,家长
采用一些灵活的限制措施,如限定看电视的时间及所看的内容,电视对儿童的智力发育是有益无害的。
74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1依从性和被动性:幼儿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加之对成人权威的尊重与服从,
往往把成人对自己的评价就当作是自己的评价。2表面性和局部性:幼儿的自我评价都集中在自我的外部
行为表现,还不会评价自己的内心活动和个性品质。3情绪性和不确定性: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带有主观
情绪性。对权威的评价及对自己评价总是偏高。加之评价的依从性和被动性,幼儿的自我评价很不稳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儿童发展心理学 重点章节整理(9)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