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学考试学前教育本科段课程 儿童发展心理学 重点章节整理
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84自我强化是指儿童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内部行为准则,当儿童的行为符合这个准则时,就自己奖励自己;
违反了这个准则时,儿童就会自己惩罚自己。
85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
86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渗透在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
中。
87自我控制是指个体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从事指向目标的单独活动或集体活动,即使个体社会化的重要
内容,也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工具。
88延缓满足即为了得到以后更有价值的东西,愿意延缓立即能得到的奖励。
89相互作用论:皮亚杰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儿童的思维不是单纯地来自客体,也不是单纯地来
自主体,而是来自主体对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把皮亚杰的发展理论称为“相
互作用论”。
90词序策略指儿童完全根据句子中词的顺序来理解句子。
91事件可能性策略指儿童只根据词的意义和事件的可能性,而不顾句子的句法结构来确定各个词在句子中
的语法功能和相互关系。
92强化依随指强化的刺激紧跟在言语行为之后。
94道德行为是一个人道德水平的外在表现,也是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见证。
95自我中心语言:讲话者不考虑他在于谁说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在听他讲话,他或是对自己说话,或由
于和一个偶然在身边的人共同活动感到愉快而说话。
96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间或心
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97性别稳定性: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
98攻击性行为是指对人与事物带来有害结果的行为。
99羞愧感是人的良心受到谴责时产生的心理状态。与儿童个性发展的道德圈有密切联系。
1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答①描绘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②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③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④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⑤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2儿童心理学研究课题的来源.答:(1)对儿童发展过程本身的探究和描述。(2)对基本理论假设的检验。
(3)儿童的社会实际问题。
3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①绝对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以优生学创始者高尔顿(Galton,F)为代表。环境
决定论以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为代表。“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和一个我自己可以给予特殊培养的世界。我
保证在他们中任意选择一个,训练成我想要培养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是
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天赋、爱好、能力、倾向性以及他祖宗的种族和职业。”(1930)②共同决定论代
表认为是“辐合论”的倡导者斯腾(Stern,W.1871-1938)。核心:人类心理的发展是遗传和环境两者相
辅相成所造就的。这是一种折中主义的发展观。格赛尔(Gesell,A.1880-1961)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
两个:成熟和学习。学习与生理上的“准备状态”有关,祖宗未达到准备状态时,学习不会发生,一旦准
备好了,学习就会生效。这就是成熟-学习原则。格赛尔的理论——成熟优势论,主要来自双生子研究。
(双胞胎爬梯实验)③相互作用论代表人物是皮亚杰。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论点是观点(1)遗传与环境的
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3)遗传与环境、成熟
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通常是年龄越小,遗传的影响越大;低级的心理机能受环境制约少,受遗
传影响大;越是高级的心理机能(如抽象思维,高级情感)受环境的影响越大。
4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1)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2)乳儿期(1个月~1岁);(3)婴儿期(1岁~
3岁);(4)童年早期或幼儿期(3岁~6、7岁);(5)童年中期(6岁~11、12岁);(6)童年晚期或少年
期(11、12岁~14、15岁);(7)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
5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横向研究:又称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
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优点:时间短 取样大,能迅速获得大量数据材料,省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儿童发展心理学 重点章节整理(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