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学考试学前教育本科段课程 儿童发展心理学 重点章节整理
键期内出现的。不足:勒纳伯格的自然成熟说也否定了环境和语言交往在语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忽视了
后天环境的影响因素。他的潜在语言结构和现实语言结构与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亦颇相似,这
种理论无法解释本身听力正常而父母聋哑的儿童为什么不能学会正常人的口语而只能使用聋哑人的手势
语。
31对智力的一般理解。①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学习的能力;②智力是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是问题
解决和决策能力。
32智力的特质结构理论。①二因素说。(斯皮尔曼)智力活动包括两个因素,一个是一般因素(g因素),
这是所有智力活动所普遍共有的因素;另一个是特殊因素(s因素),是某一智力活动所特有的。
②多因素说。塞斯顿的群因素论。包括七种基本因素:言语理解、词的流畅、计数、空间关系、联想记忆、
知觉速度、推理。③阜南的层次结构模式。
33卡特尔的流体和晶体智力理论。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
教育文化的影响,如机械记忆、分类和图形关系等;晶体智力是通过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
言语理解和普通常识等以回忆贮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
34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式。第一维称之为过程(或操作),指智力实现的过程或方式;第二维是内容,
即智力操作的对象;第三维是成果,指智力实现的结果或产物。
35智力测量编制的基本原则:①测验项目的选择;②标准化;③常模的制定;④测验的信度;⑤测验的效
度。
36信度的种类。①稳定系数;②等值系数;③内在一致性系数。
37效度可以归纳为: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准则关联效度。
38常见的智力测验:①比纳-西蒙量表;②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简称S-B量表);③韦克斯勒儿童
智力量表(WISC)。主要特点:把智力分成言语和操作两个部分;采用离差智商估计智力的相对聪明程度。
39关于智力发展的因素分析。①智力发展的因素分析离不开年龄维度;②如何用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智力
发展;③因素数量随年龄而变化;④因素比重随年龄变化而变化;⑤在一定因素结构中,因素内容随年龄
变化而变化。
40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问题.1、智商的稳定性存在较大的个别差异。2、智商的分布与智力的分类。(1)
智力优异(140以上)(2)智力缺陷①智力程度。②社会适应。
41智力优异的特征:①心理与身体特征。记忆力强,识字多,观察细,努力探求各种问题的答案并且想象
力丰富,才智超群。②游戏方面。喜欢与年龄大的儿童玩。③家庭背景、性别、出生次序。老大或独生子
女多。④成人对智力优异儿童的态度所产生的影响。
42情绪的组成成分.①情境;②身体状态;③情绪表现;④情绪体验。
43婴幼儿的情绪.①先天的情绪表达能力。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指出,新生儿有三种非习得性情绪:爱、
怒和怕。②婴儿的情绪识别能力。③婴儿的微笑。婴儿的笑是第一个社会性行为。④婴儿的害怕。
44婴儿微笑经过了三阶段:第一阶段:自发的微笑(0-5周),又称内源性微笑。第二阶段:无选择的社
会性微笑(3、4周起)。第三阶段: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5、6个月起)。
45儿童情绪获得的理论假设。①学习理论;②知觉再认理论;③社会认知理论;
46影响怯生的因素:①父母是否在场。如果婴儿坐在母亲膝盖上,或由母亲抱着,那么陌生人进来几乎不
产生什么影响:如果母亲与婴儿有一定距离,就更可能产生害怕。②环境的熟悉性。③陌生人的特点。婴
儿并不是对所有的 人都感到害怕,实验显示陌生人在场不一定引起婴幼儿的怕,这要看儿童与陌生人的
距离。④抚养者的多少。婴儿熟悉成人的多少的影响其怯生程度,如果一个婴儿由少数几个成人抚养,他
所怯生程度可能比由许多人抚养的婴儿来得高。⑤婴儿与母亲的亲密程度。婴儿与照顾者的关系越密切,
见到生人就越易产生害怕。⑥婴儿接受的刺激。婴儿获得的听觉刺激和视觉刺激越多。怯生程度越小,因
为这样的儿童已习惯于接受各种新奇的刺激。
47克服害怕的心理方法:①对抗性条件作用。所谓对抗性条件作用,是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
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极的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②系统脱
敏法。系统脱敏法是指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安排患者逐渐地接近所害怕的对象,或逐渐提高患者的刺激
物强度,让患者逐渐减轻惧怕对象的敏感性。③模特塑造法。模特或榜样不仅能使儿童获得良好的行为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儿童发展心理学 重点章节整理(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