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学考试学前教育本科段课程 儿童发展心理学 重点章节整理
惯,高尚的思想品质。还能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情绪。向儿童显示同伴能成功堀对付自己所害怕的对象,
可以有效的帮助儿童广泛而持久的减少害怕的程度。④认知疗法。我们的行为和情绪都有一定的思想作指
导,要改变不合理的行为和情绪,首先要找出不合理的思想基础。
48儿童期的一些情绪障碍.①沮丧;②社会退缩;③焦虑反应;④青少年抑郁症;表现为:一是缺乏感情,
有一种空虚感;二是以长期、反复体验挫折为基础的抑郁,很难消除。
49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道德感的发展、理智感的发展、美感的发展。
50道德感的发展.①直觉的情感体验;②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③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感
体验;儿童的道德感是从外部的、被动的、未被意识到的情绪表现逐渐转化为内部的、主动的、自觉意识
到的道德体验。
51培养儿童道德感的注意事项。①为儿童树立切实可学、生动形象的榜样。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须“晓之
以理,动之以情,”不断激发学生的情绪共鸣,使他们从小能对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产生愉快、自豪、羡
慕、向往的情绪体验,对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表示厌恶、蔑视、羞耻,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③随着儿童
认识的发展,阐明道德理论、道德标准,使道德体验不断概括化、深化。
52理智感的发展。理智感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好奇好问。幼儿求知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与动作相
联系的“破坏”行为。(玩具)
53培养儿童理智感的注意点。①鼓励儿童多提问、多思索、多探究,并创造条件让儿童有机会去探索、去
创造。②儿童在游戏和学业上取得了成功要及时予以表扬,尽量避免让儿童体验过多、过强的失败情绪。
任务与要求要切合儿童的实际,要善于发现儿童认识活动中的优势领域和兴趣。成功和兴趣是推动儿童理
智感发展的重要保证。
55学龄初期儿童对事物的美的评价有两个特点:一是仍受事物外部特征所吸引,如色彩鲜艳、新奇性;二
是真实感。
56儿童情绪的发展大致呈现这样的趋势:(1)从情绪表现的形式看,是从外显到内隐,即从明显的、外露
的向不明显的、内含的情绪表现发展。(2)从情绪控制的能力看,是从冲动的到自制的,即从毫无控制地
表现到有一定的能力控制情绪的表现。(3)从情绪引起的动因看,是从直接到间接,具体到抽象。(4)从
情绪表达的内容看,是从生理需要到社会性需要。良好的情绪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个体适应现
代复杂的人我关系的社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57良好情绪的特征:(1)正向情绪或积极情绪占主导地位;(2)情绪体验丰富多样;(3)情绪稳定;(4)
能控制情绪冲动;(5)以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悦纳自己,悦纳别人;(6)能及时地宣泄、转移和摆脱不
良情绪的困扰。
58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方面组成,即伊底(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伊底可以理解为人格的生物成分,“自我”理解为人格的心理成分,“超我”理解为人格的社会成分。一个
人的行动实际上是这三种成分互相作用的动力过程。
59弗洛伊德心理性欲发展阶段:1口唇期(0-18个月)这个时期婴儿主要通过吸吮、咀嚼、吞咽、咬
等口腔的刺激活动获得性的满足,口腔一带是获得快感的中心(性感带:嘴、唇、舌、牙齿).2肛门期(8
个月-4岁)这个时期儿童肛门一带成为快感的中心。而肛门粪便的潴留和排泄均能得到快感。3性器期
(3-7岁)力比多这时集中投放到生殖器部分,性器官成了儿童获得性满足的主要来源,表现为抚摸生
殖器和显露生殖器以及性欲幻想。4潜伏期(5-12岁)儿童从5、6岁后,性冲动开始进入暂时停止
活动的时期,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青春期开始。5生殖期(12-20岁)男女儿童已进入青春发育期,
性的能量又重新涌现出来。性感带是生殖器,性的活动主要是手淫、性交、对其他人的感情。
60、简评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①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特别强调人格形成与儿童早期经验有关,与父
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有关。②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划分为三部分,即伊底、自我、超我它们之间的矛盾斗
争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人格发展中人的本能、现实环境和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斗争,对开创心理动力
学,改变传统心理学中重理念轻意欲,重视意识、轻视或无视无意识的倾向是个重大的贡献。③弗洛伊德
是性本能决定论者。他把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归之于性本能或里必多,把性的作用强调到如此不恰当的程
度,致使其在观察中发现的许多重要的心理学事实在上升到理论时变成了谬误。④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依据的资料,主要来自他个人的诊断经验和自我分析,缺乏科学的实验依据,很难重复验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儿童发展心理学 重点章节整理(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