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 丁字路口的三个相位图
定义交通周期的概念:一个交通周期即在一个路口,所有的不可同时亮的绿灯依次亮一遍所需要的总的时间,在丁字路口模型中,一个交通周期是??T??T?记作TT123 根据图一可知,a1、b1、c1两两相冲突,在某段时间内有且只有其中的一条车流通行,对于某一条车道而言,红绿灯循环交替。故若不考虑黄灯,我们有
?T?i??Ti?T (1)
iiTi??T? (2)
ji?j以车流a1为例,在一个交通周期内,积累的车队的最大长度约为
??U?T? (3) Ui?T1?Ui?T2i3对于车流b1、c1的分析也同理.故一个交通周期内积累车队的总最大长度为
??T?)?U?(T??T?)?U?(T??T?)U1?(T23231321 (4) 则单位时间内路口积累的车队最大长度为
6
??T?)?U?(T??T?)?U?(T??T?)U1?(T23231321???f(T1,T2,T3)???T??T?T123 (5)
我们的目标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求min?,T?,T?)f(T123 下面寻找这个问题的可行区域.首先,可行区域的确定依赖于现有经验.例如,多
长的等待时间是一般司机可以接受的、车流量在某个范围内的路口,其交通周期
T?,T?的范围大概是多少等等.不妨设某个路口的交通周期有经验范围?12?,于是
T1??T??T?i?13i?T2? (6)
此外,实际中必须考虑行人过马路的问题.如图1,A、B、C处都可设立人行横道,A、C通行要求a1、a2、c1、c2同时红灯;B通行要求b1、b2、c1、c2同时红灯或a1,a2,b1,b2同时红灯,亦即A、C要求a1、a2、c1、c2在b1,b2通行时亮红灯,B要求b1、b2、c1、c2要在a1,a2通行时亮红灯或要求a1,a2,b1,b2在c1,c2通行亮红灯。
下面初步确定绿灯时间T?1、T?2、T?3的下限T01、T02、T03,a2的红灯时间长度的下限,即行人穿过B所需的时间为TB;显然有
??T?T (7) T101B同理,设行人穿过A所需的时间为TA,则有
??T?T (8) T202A此外C处建立人行横道,则需要
T?3?T03?TA (9) 此时,我们还需取一正数?,验证是否满足
max|U?T0i?U?T0j|??,i?j, i,j?1,2,3 (11) 即在绿灯时间下限的时间长度中,若是红灯情况,各条车道积累的车辆长度是否足够相近,若它们相差比较大,则应把其中的长度积累比较小的周期下界相应地调大。这个想法也比较自然,人行横道造成的下界限制是道路情况决定的,与车流本身的性质无关,但车流的性质在考虑绿灯时间下界时显然应该考虑。
记T?1,T?2,T?3调整后的下界分别为T?11,T?12,T?13,于是我们有:
??T (12) T111??T (13) T212??TT313 (14)
于是,以(5)式为目标函数,(6)、(12)、(13)、(14)式为约束条件,我们得到
一个优化问题.这个优化问题的解,就是车流a1、b1、c1的绿灯时间。
根据实测的国内某大学与D路口相似的路况下的一些数据如下:
U1?T01?6?0.0042?0.025,
U2?T02?2.8?0.0083?0.023,
U3?T03?2.5?0.0083?0.021。
对模型进行求解:易知它们之间最大差距只有0.004km=4m,不用对它们进行另外的调整.最终得到优化问题如下
min?2.8?2.5??T?1??6?2.5??T?2?(6?2.8)?T?3??T??T?T1237
st?Ti?140
i??15T1??30T3
??30 T2用Lingo计算,可得到T?1?80(s),T?2?30(s) ,T?3?30(s)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这样的交通灯时间安排才最理想.亦即对于U1较大的a1车流,还应增长其绿灯时间长度,同时应调短b1的绿灯时间.同时,这个路口还存在行人通过人行横道B
有困难的情况,故也建议按照上述模型的分析安排a2和b2的红灯时间.根据相位图以及得到的数据,可得到各个车道的在不同相位下的红绿灯时间分配图:
图3 不同相位的时间分配示意图
由图3可以清晰的看到各个相位下不同车道的红绿灯时间分配情况,在1相位下只允许b1和b2通行,即b1和b2车道绿灯,同时允许A、C人行道通行,其他车道都禁行,即a1,a2,c1,c2和人行道B都是红灯。在2相位下只允许a1和a2通行,即a1和a2车道绿灯,同时允许B人行道通行,其他车道都禁行,即b1,b2,c1,c2和人行道A、C都是红灯。在3相位下只允许c1和c2通行,即c1和c2车道绿灯,同时允许B人行道通行,其他车道都禁行,即a1,a2,b1,b2和人行道A、C都是红灯。
多个路口相连时红绿灯的情况:根据谷歌地图可以知道,其他三个路口离搭路和东大道的交叉口的距离都非常近,所以必须考虑它们之间的影响,如果“下游”的路口(例如图中的A)没有及时进行疏散,积存的车辆长度很可能达到上一个路口,从而影响了“上游”(例如图中的D)的交通,这显然不好。又由于A,B两个路口都是十字路口,所以讲A,B两路口的对D的影响同时考虑,得出D的红绿灯时间,然后再根据D的红绿灯时间确定C处的红绿灯时间。
首先在此讨论A,B与D路口相邻的情况,主要考虑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是
8
确定相邻路口各自的周期;一个是确定这两个路口交通周期的间隔,根据康奈尔大学实测的数据,将其路形简化为如下图4所示,实测DA和DB距离相等并设其距离间隔为L。
图4 实测丁字路口右转车辆红灯图
首先,这两个路口孤立考虑,由于它们的经验交通周期可能不同,故可能出现类似图5的情况:
图5 交通周期错位图
此时将很难控制A,B和D处向图中左方直行车辆的绿灯时间间隔,从而容易出现路口间的相互影响,故应把这两个交通周期调成一致。 5.1.1 对于A,B,C路口与D的联系分别叙述如下
1、对于A路口和D路口之间的联系:
为了研究D丁字路口的通行问题的方便,不妨将A,B十字路口设计成如下图
9
6所示的两相位通行方式。
图6 A十字路口的相位设计
先讨论AD路口之间的联系,在此情况下,A路口时刻会有进入AD道,依据D路口处的红绿灯情况在AD道等候或者通行。所以D路口处AD方向绿灯时间,既c1,c2,车道通行时间长短需要考虑两个实际问题的限制:
限制条件一,排队的车辆最大长度必须小于一个经验值
23L。假设从路口A
23L处进入到AD的车流量为QA,D处红灯时间为T红,那么QA?Ta红?;
限制条件二,车道c1,c2红灯时积存的车辆以及绿灯通行时进入AD车道的车辆总数能在c1,c2放行时全部通过,没有剩余的车辆留给下一个周期。为了更好的阐明此种限制情况,不妨设D丁字路口的周期开始时刻即为c1,c2变为红灯的时刻,那么c1,c2刚从绿灯变为红灯时刻,假设第一辆车刚从A处开到D处停下,同时依次往后累积,那么可以假设c1,c2红灯时间段累积的车辆数位m辆。下一时刻c1,c2从红灯变为绿灯,此时正常情况下AD车道上车辆总数应该减少,但是也不排除有这样的情况存在:由于A十字路口的车总是有开往D丁字路口的,即c1,c2放行,也有可能车尾的长度还在增加,这是一种非正常情况,也就是在车流量的极大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如遇到这样的情况,数学的方法将不能改善此处的交通状况,只有通过拓宽道路的方法才能的得以解决。假设在此不会发生此类情况,故不予以考虑。所以认为c1,c2从红灯变为绿灯,车尾长度必然减少,那么在绿灯期间从A路口开进AD的车辆总和为n,故m+n的车辆总数,可以在D路口c1,c2放行时全部通过,这样每个周期里从A开到D的车都能全部走完,不会累计到下一个周期,故在正常情况下不会造成拥堵。这样根据前面的时间优化模型,再加以考虑此处的两个限制条件,可以分别得到一个D处合理的红灯和绿灯时间。假设从丁字路口既就是从c1,c2开出去的车流量为QD,c1,c2的绿灯时间为Tc绿,总的周期为T,那么QA?T?QD?Tc?绿;这样可以得出c1,c2车道的绿灯时间Tc?绿,在参考前面模型优化得到的孤立路口时的绿灯时间T?2?30(s),在满足Tc?绿的情况下,取T?2,如果的取不到则取足够接近的值。最终可以得到一个合适的Tc绿
下面确定两个路口的绿灯时间间隔,对于此路口的情况下,由于A路口总是有车开往D路口,故只需要设计A,D两路口的绿灯开启时间有一个时间差t,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交通灯数学建模(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