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厚度,根据运输车辆的吨位,计算每车灰土的卸放距离,然后用机械摊铺。
G找平及碾压:用履带车排压后,再用平地机进行“初平”。然后再人工“细平”、“排压”;“细平”工作使标高、横坡、厚度都符合要求。此时要及时进行含水量检测,看是否需要洒水或晾晒,如果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之内时,要及时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震动式压路机及时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的轮宽,必须超过两面的接缝处。碾压应由两侧路边30cm向路中心碾压。对井周围及其它道路附属物附近碾压不到的地方,应用电夯夯打密实。压实度必须大于95%。
H养护:完工的石灰土层养护,至少一星期,在养护的全部时间内,应使它保持在潮湿的状态下,常温季节洒水车养护,每日不应少于4次。
2.3.3.3水泥粉煤灰碎石稳定层施工
(1)、工艺流程:放线→集中搅拌→运输→摊铺→碾压→养护 (2)、施工方法:
基层为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该结构层属于半刚性结构,施工的关键是配合比试验和施工中高差、平整度的控制。
A、材料要求:水泥应选用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6h的32.5级、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与生产日期,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粉煤灰:使用的粉煤灰化学成分中的SiO2+Al2O3总量宜大于70%;在温度为700℃的烧失量小于或等于10%的粉煤灰,严禁使用经过雨季的粉煤
灰。
碎石:粒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7.5mm,压碎值不应大于30%, B、施工方法:
a拌合:为保证施工质量,拌合采用厂拌法施工,拌合中水泥掺量应比试验剂量增加0.5%,集料应过筛,级配符合设计要求配合比应符合要求,计量准确,含水量符合要求,并搅拌均匀。每罐搅拌时间不得小于30s,以均匀为准。关键是控制含水量,根据重型击实试验,水泥稳定碎石最佳含水量为5%左右,混合料搅拌时的含水量控制在4%一6%。气温低于15℃,或阴雨天,含水量按下限控制:当高于20℃或天气晴好干燥时,可按上限控制。在此之间则适当调整,现场以手捏成团,落地散开为宜。
b运输:采用10t自卸车运输,并控制每车卸料距离,车辆不应停顿,卸料后及时进行摊铺、碾压,防止出现水分散失过快引起面层压不密实。运输过程应采取措施防止水分损失。
c摊铺:正式施工前先做试验段确定压实系数,压实系数宜为1.3~1.35。为保证平整度,摊铺采用摊铺机进行,自搅拌至摊铺完成,不应超过3h。根据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厚度,采取一层摊铺的方法,摊铺厚度按设计厚度乘以摊铺系数确定。根据混合料运输能力,与摊铺速度有所宽余的原则,开始摊铺时施工现场等候卸料的运输车不宜少于5辆,混合料运输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止,并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应按当日施工长度计算用料量。
d、碾压:碾压应在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宜采用
12~18t压路机作初步稳定碾压,混合料初步稳定后用大于18t的压路机碾压,在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碾压8遍左右,以无明显轮迹为宜,二次碾压轮迹重叠0.4~0.5轮宽。第一遍碾压控制速度1.5—1.7km/h,采用低频振动,以后几遍提速,并加大振动力,控制碾压速度2.0—2.5km/h。碾压过程中,压路机要求匀速行驶,不得停停走走和随意调头,要停机先关闭振动装置,逐步减速停车,防止基层局部不平整。基层两侧和接缝处要增加碾压2—3遍,路边应与包边土一起碾压。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且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对井周围及其他道路附属物附近碾压不到的地方,应采用蛙式打夯机夯打密实。
e、养护:成活后及时覆盖洒水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天。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
2.3.3.4沥青砼路面
(1)、工艺流程:放线→集中搅拌→运输→摊铺→碾压→养护 (2)、材料:沥青砼路面所用材料,必须经过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沥青采用AH-90沥青,石子采用碎石,要求石子级配合理,清洁、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含水量小于3%,含泥量小于1%,与沥青应有良好的粘结力。
(3)、施工方法:
a、 拌合:沥青砼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配合比,拌和时间控制在40~50秒范围之内,沥青砼的出厂温度控制在130~160℃范围内,拌和后的沥青砼应均匀一致,无花白、粗细骨料分离现象。沥青混合料出厂时,应逐
车检测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和温度,并附有出厂时间的运料单,不合格品不得出厂。
b、透层油:沥青面层施工前,在基层上洒布一层透层油,透层油采用乳化沥青,用量控制在0.5Kg/m2左右。施工前,先检查洒布车的油泵系统、输油管道、油量表、车辆行驶速度是示,使同一地点接受两个或三个喷油嘴喷洒的沥青。要求喷油均匀,一次浇洒均匀,当有遗漏或撒布车无法作业的地方,人工补洒。洒布后乳化沥青不得出现流淌现象,纵横衔接处要采取措施,避免乳化沥青洒布不足或超量洒布的现象。石屑采用人工撒布,必须在乳化沥青破乳前完成,按要求严格控制,不宜多撒,以不沾压路机为原则。撤料后应及时扫匀,达到全面覆盖,厚度一致,以石屑不重叠,不露沥青为宜,当局部缺陷时,应人工适当找补,扫除局部过多积料,表面呈花状,以利于乳化沥青的裂解反应,集料撒布一段后,应立即用6—8t钢筒双轮压路机碾压,每次轮迹重叠30cm。从路边逐渐移至路中心,碾压3—4遍,碾压速度开始时不宜超过2.0km/h。洒布时,要注意对侧石的保护,避免污染。
c、运输:运料车装料时,应防止粗细集料离析,热沥青混凝土运输,采用10t自卸汽车,运输过程中,为减少温度下降,采取油布覆盖,到达现场时热沥青混凝土温度应不低于1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 165℃。根据沥青混合料运输能力,与摊铺速度有所宽余的原则,开始摊铺时施工现场等候卸料的运输车不宜少于5辆。
d、摊铺:沥青砼施工根据路面宽度采用两台摊铺机联合作业,使机
动车道沥青混合料成一整体,减少纵向接缝,避免纵向裂缝的产生。摊铺厚度按设计厚度乘以摊铺系数确定。热沥青运输车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止,并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沥青混凝土摊铺应选择晴好天气,雨天不得摊铺。沥青砼的摊铺温度不应低于130℃,并随摊随压,保持连续施工。机械摊铺时应与道牙保持10cm的间隙,由人工找补,防止机械挤坏道牙。在进行摊铺时,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的摊铺,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当发现混合料的出现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拖痕时,应及时分析原因,予以消除。
e、碾压:沥青砼的碾压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初压时用9t双钢轮压路机静压3遍,速度控制在1.5-2Km/h,温度控制在130℃左右;复压时用9t双钢轮压路机振动碾压3遍,12t胶轮压路机碾压1遍,速度控制在2-3Km/h,温度控制在100℃以上;终压用9t双钢轮压路机静压1遍,速度控制在2-3Km/h,温度控制在70℃以上。压实施工中,压路机自路边向路中,即由坡底向坡顶逐渐碾压,每次重叠宽度1/2钢轮。终压选用双钢轮压路机碾压两遍,压路机碾压段长应与摊铺段相适应,压路机每次两端折返的位置,随摊铺机向前阶梯形的推进,并不得在同一断面上。压路机折往时,不得刹车,应采用在无动力下自动停车,再回压的方法。
f、施工横缝处理:
摊铺新料前,用切割机将原路面边缘切齐、切直,缝边保持垂直,并涂刷粘层油方。通过摊铺机的加热装置将原路面末端全深范围内预热至摊铺温度,然后摊铺新料。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洛一高 施工组织设计(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