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於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於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於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於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师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己以实告。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白话翻译】齐国听到了这种情形就担心起来,说道:“孔子主政下去,鲁国必会强大称霸;要是称霸了,我们的地方最靠近那里,必然会先来并吞我们了,何不先给他们一些土地呢?”黎鉏说:“让我们先试着阻止他;阻止不成再送给他们土地,那也不迟呀!”于是就挑选了国内漂亮的少女八十人,都穿上华丽的衣裳并且善跳“康乐”舞,身上有花纹的马一百二十匹,一起送去给鲁君。先把歌伎舞女和带花纹的马摆列在鲁城南面的高门外边。季桓子知道了,曾经穿便装偷偷地去观赏了好几回,打算接受下来,于是撺掇国君,说是到各处周游视察,乘机整天到那儿观赏,把政事荒废下来。子路劝孔子说:“老师可以离开了!”孔子说:“鲁国不久就要举行祭祀天地的郊祭,如果能把典礼后的祭肉分送给大夫(按:说明当局仍遵守礼法,表示国事仍有可为),那么我们还可以留下。”季桓子终于接受了齐人送来的女子歌舞队,整个沉迷其间,一连三天都不过问政务;郊祭之后又不给大夫们分送祭肉。于是孔子离开了鲁国,当天就在屯这个地方过夜。一位名叫己的乐师来送行,说道:“先生您是没有过错的。”孔子说:“我唱个歌好吗?”于是唱道:“那些妇人之口,可以让人出走;那些妇女的请求,可以使人败事亡身。(既然如此,)何不优游自在地安度岁月?”乐师己回去,桓子问他说:“孔子说了些什么?”乐师己照实相告。桓子长叹一声,说:“老先生是因为歌伎舞女那群丫头的缘故怪罪我了!”
【原文】孔子遂適卫,主於子路妻兄颜浊邹家。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对曰:“奉粟六万。”卫人亦致粟六万。居顷之,或谮孔子於卫灵公。灵公使公孙余假一出一入。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
【白话翻译】孔子来到了卫国,寄住在子路的妻兄颜浊邹家里。卫灵公问孔子:“你在鲁国的官俸是多少?”孔子回答说:“官俸是六万小斗。”卫国也照样给了粟子六万小斗。过不多久,有人向卫灵公说了孔子的坏话,灵公就派公孙余假带了兵仗在孔子那儿走出走进,孔子担心会出事惹祸,待了十个月,就离开了卫国。
【原文】将適陈,过匡,颜刻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於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颜渊後,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後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使从者为甯武子臣於卫,然後得去。
【白话翻译】正打算到陈国去,经过匡(在今河北长桓县西南)城,弟子颜刻(刻亦作剋)替孔子赶车,用鞭子指着一处说:“从前我进这个城,就是由那个缺口进去的。”匡人听说当年和阳虎同行的颜刻出现,以为鲁国的阳虎又来了。因为阳虎曾经欺虐过匡人,匡人于是就留住孔子。孔子的模样像阳虎,所以被困在那里整整有五天。颜渊落在了后面,孔子见了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颜渊说:“老师您还健在,我怎敢轻易就死呢!”匡人对孔子的围困越来越厉害,弟子们都很紧张,孔子就说:“文王虽已死了,文化道统并没有丧失,现在不都在我们身上吗?上天如果要绝灭这个文化道统的话,就不会让我们能够认知并负起传承的责任。天意既然是不绝灭这个文化道统,那匡人又能对我怎么样?”于是孔子派了一个随行弟子到卫宁武子那里做家臣,然后才得脱险离开。
【原文】去即过蒲。月馀,反乎卫,主蘧伯玉家。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原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珮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居卫月馀,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巿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於是丑之,去卫,过曹。是岁,鲁定公卒。
【白话翻译】从匡出来就到了蒲(按:在匡城北十五里),过了一个多月,又回到卫国,寄住在蘧伯玉家。卫灵公的夫人名叫南子的,派人对孔子说:“各国的君子只要不以为辱愿意和我们国君结为兄弟之情的,必定会来见我们夫人;我们夫人愿意见你。”孔子推辞,最后还是不得已去见了。会见时,夫人站在细葛布做的帷幕里面,孔子进了门,向北跪拜行礼,夫人在帷幕里面回拜答礼,身上的佩玉首饰触发清脆的响声。事后孔子说:“我原先不想去见她,现在既然不得已见了,就得还她以礼。”子路不高兴,孔子为此赌咒发誓说:“我要是做的不对,天一定厌弃我!天一定厌弃我!”过了个把月,卫灵公和夫人同坐了一辆车,宦官雍渠陪侍在右,出了宫门,要孔子坐第二部车子跟着,就大摇大摆的从市上走过。孔子感慨地说:“我还没见过爱慕德行像爱慕美色一般热切的人。”于是对这里的一切感到厌恶失望,就离开卫国往曹国去了。这一年,鲁定公死了。
【原文】孔子去曹適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白话翻译】孔子又离开曹国,来到宋国。一天和弟子们在大树下讲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魋想要加害孔子,把大树给砍了,孔子只好离去。弟子催促说:“我们行动该快一点!”孔子说:“上天既然赋了道德使命给我,桓魋他又能把我怎样!”
【原文】孔子適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白话翻译】孔子到郑国去,和弟子失散了;孔子一个人站在外城的东门口。郑国有人看见了就对子贡说:“东门那里站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可是从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一副疲惫倒霉的样子,真像个失去主人家的狗。”子贡见面把这些话据实告诉孔子,孔子笑着说:“一个人的状貌如何,那是不重要的;倒是他说我像只失去主人家的狗,那可真是啊!那可真是啊!”
【原文】孔子遂至陈,主於司城贞子家。岁馀,吴王夫差伐陈,取三邑而去。赵鞅伐朝歌。楚围蔡,蔡迁于吴。吴败越王句践会稽。
【白话翻译】孔子来到了陈国,寄住在司城贞子家里。过了一年多,吴王夫差攻打陈国,夺取了三个城邑后撤兵。赵侯鞅攻打卫国的朝歌。楚国围攻蔡国,蔡国迁徙到吴国。吴国在会稽打败了越王勾践。
【原文】有隼集于陈廷而死,楛矢贯之,石砮,矢长尺有咫。陈湣公使使问仲尼。仲尼曰:“隼来远矣,此肃慎之矢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贿来贡,使无忘职业。於是肃慎贡楛矢石砮,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以肃慎矢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诸陈。分同姓以珍玉,展亲;分异姓以远职,使无忘服。故分陈以肃慎矢。”试求之故府,果得之。
【白话翻译】有一天,许多鹰隼落在陈国宫廷前死了,身上被楛木做的箭射穿着,箭头是石头做的,箭杆有一尺八寸长。陈湣公派了人来请教孔子,孔子说:“鹰隼飞来的地方是很远了,这箭是肃慎人的箭。从前武王灭亡了商纣,就和四方的蛮夷民族来往,开导他们。他恩威并施,要他们把各地的特产献给朝廷,叫他们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义务。于是肃慎人献来楛木做的箭杆,石头做的箭头,长度是一尺八寸。先王为了彰显自己的美德,就把肃慎人的箭分给长女太姬的丈夫虞胡公,把他封到陈国。分美玉给同姓诸侯,用意是要展现亲谊,分远方贡物给异姓诸侯,是要他们不忘归服周王,所以分给陈国肃慎人的箭。”湣公听了叫人试着到旧仓库里去找,果然找到了这种箭。
【原文】孔子居陈三岁,会晋楚争彊,更伐陈,及吴侵陈,陈常被寇。孔子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於是孔子去陈。
【白话翻译】孔子在陈住了三年,正好遇着晋、楚两国在争强斗胜,轮番来打陈国,直到吴国攻打陈为止,陈国常常受到侵犯。孔子感叹说:“回去吧!回去吧!留在我们家乡的那批孩子们,志气都大,只是行事疏略些,他们都很有进取心,也没忘掉自己的初衷。”于是孔子离开了陈国。
【原文】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於匡,今又遇难於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適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適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白话翻译】路过蒲邑,刚好遇上公叔氏占据了蒲而背叛卫国,蒲人就留住孔子。弟子中有个叫公良孺的,自己带了五辆车子跟随孔子周游各地。他这个人身材高大,才德好,又英勇;他对孔子说:“我以前跟着老师在匡的地方遇到危难,如今又在这里遇上危难,这是命吧!我和老师一再的遭难,宁愿跟他们拼死算了!”公良孺跟蒲人打得非常激烈。蒲人害怕了,对孔子说:“如果能不去卫国,我们就放你走。”跟孔子订下盟约,从东门把孔子一行放走。于是孔子前往卫国。子贡说:“盟约可以违背吗?”孔子说:“那是在胁迫下订的盟约,神明是不会认可的。”
【原文】卫灵公闻孔子来,喜,郊迎。问曰:“蒲可伐乎?”对曰:“可。”灵公曰:“吾大夫以为不可。今蒲,卫之所以待晋楚也,以卫伐之,无乃不可乎?”孔子曰:“其男子有死之志,妇人有保西河之志。吾所伐者不过四五人。”灵公曰:“善。”然不伐蒲。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史记·孔子世家》原文与翻译(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