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4.3 异常的乳腺组织声像图表现
乳腺的异常应从不同的切面上全面观察以排除正常的组织及结构,如脂肪组织和肋骨等,局灶性的病变声像图表现需按照以下征象描述。
4.3.1 形状
声像图上病灶的外形,分为:①规则:包括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等有规律可循的外形。②不规则:所有没有规律可循的外形。
4.3.2 饱满度
病灶最长轴和与之垂直的最长短轴的比例关系。①饱满:所谓病灶外形饱满或长短轴比例<2∶1甚至接近于1。②不饱满:所谓病灶外形不饱满或长短轴比例>2∶1。
4.3.3 边界
病灶与周围组织交界的部分在声像图上的表现。①清晰:病灶与周围组织间有明确的界限,包括包膜、声晕,定义为边界清晰。②不清晰:病灶与周围组织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定义为不清晰。同一病灶可部分边界清晰,部分边界不清晰。
4.3.4 边缘
病灶明确的边缘部分在声像图上的表现。
光整:病灶的边缘光滑整齐,可以有2~3个大的光滑波折。
不光整:病灶的边缘不光滑不整齐,分为3种模式。①小叶:病灶的边缘有较多短小的环形波纹,呈扇贝状。②成角:病灶的边缘部分有尖锐的转角,通常形成锐角,类似蟹足,故亦可称蟹足状。③毛刺:病灶的边缘有锐利的放射状线条样表现。
同一病灶的边缘可并存上述多种表现。
4.3.5 回声模式
病灶的内部回声,按照前述乳腺超声回声模式定义,内部回声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种回声复合的,其分布的表现可以分为2种。
均匀:病灶内部回声为分布均匀的单一回声,分为无回声、弱回声、低回声、中等回声、高回声及强回声。
不均匀:病灶内部回声为分布不均匀单一回声或几种混合的回声。
4.3.6 后方回声
病灶后方回声是对比周围同等深度的正常组织出现的声像图特征,其代表了病灶在声学传导方面的特性。
增强:病灶后方回声高于周围同等深度的正常组织,表现为病灶后方回声增强。
不变:病灶后方回声与周围同等深度的正常组织相同,表现为病灶后方回声无增强或无衰减。
衰减:病灶后方的回声弱于周围同等深度的正常组织,表现为病灶后方为低回声或无回声,后者即声影。
混合:部分病灶后方回声有不止一种的表现,说明肿块内部成分的不均匀性。
4.3.7 周围组织
部分病灶对周围组织的影响在声像图上的表现。
皮肤及皮下脂肪组织层水肿增厚:局部或者弥漫的皮肤及皮下脂肪组织的增厚,回声增强,皮下脂肪组织层内可见条带状的扩张淋巴管回声。
皮肤凹陷、高低不平:皮肤表面高低不平或出现局限性的或多处的皮肤表面凹陷。
病灶周围组织水肿:病灶周围组织增厚,回声增强。
结构扭曲:病灶引起周围正常解剖层次的结构的扭曲或连续性中断,包括病灶处皮肤、浅筋膜层、腺体层、深筋膜层及胸肌层的改变。
Cooper韧带改变:韧带牵拉或者增厚。
导管:腺体内导管内径的异常扩张或导管走向的扭曲。
4.3.8 钙化
乳腺腺体或病灶内显示的强回声称为钙化,一般认为>0.5 mm的钙化属于粗大钙化,大钙化可能会伴有声影,<0.5 mm的钙化属于小钙化。乳腺组织中的孤立或散在的钙化因为腺体内纤维结缔组织的关系有时难以鉴别。钙化的形态可呈泥沙状、颗粒状、短段状或弧形等,钙化的分布可为单一、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乳腺癌诊治指南-2013年版(9)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