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用心理学考试要点总结
(3)有助于更好地适应社会,提高实践活动效率。
第二讲学习心理与大学生的学习
一、学习心理的概述
1.学习的基本概念与过程
(1)学习上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相对持久的变化;(强调外显行为)
(2)加涅的定义: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但这种
变化要保持一定时期,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强调内部变化)
学习的过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2.当代主要学习理论概述
联想主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联想主义学习理论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无需观念作媒介);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巴甫洛夫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联系的形成,而联系的形成就是思想、思维、知识”。他所说的联系就是指暂时神经联系。他说:“显然,我们的一切培育、学习和训练,一切可能的习惯都是很长系列的条件的反射。”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遵循效果律这一原则:如果一个预期的行为出现后马上给予强化刺激,则该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认知派学习理论
一:格式塔派的学习理论格式塔学派重视知觉组织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创造性思维,这些都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二:信息加工的认知理论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潜能观,自我实现观,创造观,情感基因观,师生观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知识意义,强调协作学习。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 创造力,主张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使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要求。
二:认知学习
认知学习理论是通过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来探索学习规律的学习理论。包括以下
主要观点:(1)人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学习;
(2)人类获取信息的过程是感知、注意、记忆、理解、问
题解决的信息交换过程;
(3)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理解是有选择性的
以及学习的质量取决于效果。
认知学习的类型:
发现学习:通过学习者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学生在学习情景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调查从而获得问题答案和形成观念,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
接受学习:所谓接受学习(reception learning),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
优点与局限性
发 现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重视认知结构的形成,注重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内在动机、独立性与积极性在学习中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 现学习也有其局限性:第一,耗时太多,不经济;第二,不利于知识的系统讲授,片面夸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知识学习活动的特殊性;第三,运用范围有限,只适用于极少数学生,只适合自然科学的某些知识领域,对教师的知识素养和教学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大学生实用心理学总结(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