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命运)交响曲》
(1)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创作于1808年。作曲家在回答学生对这部作品创作的提问是,将此比喻为”这是命运之神在敲门“,所以这部交响曲又被称为”命运交响曲“。这部作品精深博大,通过两个对立的形象(命运的挑战、人对命运的抗争)之间矛盾的戏剧性冲突,刻画出光明与黑暗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体现出作者“通过斗争,取得胜利” 的坚定信念。
第五交响曲的四个乐章分别是:
第一乐章,c小调奏鸣曲式。明亮的快板。它的宗旨是提示向往光明的副部“英雄主题”和残酷无情的主部“命运主题之间的矛盾冲突”。 第二乐章,降A大调,传统的慢板;
第三乐章,c小调,一反传统的小步舞曲而采用谐谑曲体裁与复三部曲式结构; 第四乐章,C大调,奏鸣曲式。
四个乐章浑然一体,很难割舍。整部作品气魄宏大,情绪激昂,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路德维希·冯·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古典乐派大师,西洋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早年受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信仰共和,要求平等自由。创作上他继承传统,借鉴外来形式,为音乐文化发展在历史上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艺术上用于创新,确立了奏鸣曲形式结构的新原则,扩展了交响乐队的规模和表现力。作品充满革命热情、英雄气概和乐观情绪。代表作品有交响曲9部,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5首,钢琴奏鸣曲32首,被后世尊称为“乐圣”。
2.安托宁·德沃夏克
安托宁·德沃夏克(1841~1904),捷克著名作曲家。他的创作热情讴歌了为民族解放斗争做出贡献,具有光荣历史与英雄事迹的捷克人民。主要作品有:歌剧12部交响乐9部,交响诗与序曲各5首,室内乐32首以及钢琴曲、器乐曲、组曲、协奏曲、斯拉夫舞曲多首。 《e小调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创作于1893年1至5月。作品受黑人音乐影响,体现印第安音乐特色的自己的主题,抒发了作者在美国的生活感受,怀念祖国家乡的情绪,成为交响乐创作中地位十分重要的作品。交响乐共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e小调,奏鸣曲式;第二乐章:降D大调,复三部曲式;第三乐章:e小调,急速活泼的谐谑曲,复三部曲式;第四乐章:热情的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最为著名。
3.《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 (1)歌曲
《黄河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作品以我们伟大民族的发源地为背景,以雄伟的气魄,热情奔放的旋律,真实的反映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斗争,表现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和坚不可摧的力量,塑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英雄形象。 《黄河大合唱》共八个乐章。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是一首混声四部合唱,吸取了民间劳动歌曲中船夫号子为音调素材,描写了船夫拼着性命与惊涛骇浪奋勇搏斗的场面。
第二乐章:《黄河颂》是一首男中音或男高音唱曲,是一首热情的颂歌。音乐壮阔、热情、深切、感人,充满宏伟豪放的激情。歌颂了黄河的雄姿,歌颂了我国五千年的文化,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不屈和伟大精神。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吸取了《义勇军进行曲》和《满江红》的音调素材,痛诉了民族的灾难,歌颂了时代的英雄。
第四乐章:《黄水谣》是一首民谣风格的女声二部抒情合唱曲,由变化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构成。第一段描绘了黄河两岸人民在这块土地上世代劳动生息,流露了黄河儿女热恋乡土、憧憬和平生活的愿望。第二段唱出了苦难同胞的痛苦呻吟,第三段以更凄凉的情绪和音调,继续倾诉黄河两岸人民的痛苦。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是一首通俗朴素的叙事对唱歌曲,通过两位被迫流浪的同胞在黄河边上不期而遇的对答,表现了人民的悲惨遭遇和他们奋起抗争的决心。
第六乐章:《黄河怨》是一首抒情女高音独唱曲,通过以为受日寇迫害、侮辱的中国妇女的悲惨遭遇,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罪行,表达了不愿做奴隶、不愿受压迫的中国人奋起反抗的感情。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是一首中国风格的进行曲体裁的齐唱、轮唱歌曲。歌曲生动地展现出一幅活跃在崇山峻岭、青纱帐里的游击健儿豪迈乐观、英勇杀敌的英雄群体现象。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这是整部作品的总结性乐章,也是对全曲主题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发展。全曲为混声合唱,和声色彩丰富,气势磅礴非凡,节奏变化剧烈,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巨大力量和无坚不摧的英雄气概:黄河在怒吼,中华民族在怒吼。
八个乐章各有一定独立性,通过朗诵和乐队的串联,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这部气势磅礴、感人至深、具有民族特色的交响性大合唱,强烈地反映了时代精神,鼓舞了亿万人民的斗志,是我国音乐创作中的一座光辉的里程碑,是中华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瑰宝。 (2)人物
冼星海(1905~1945)生于澳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多产的作曲家。他创作了数百首歌曲,多部合唱、歌剧、交响曲、管弦乐曲,以及多首小提琴、钢琴等器乐
独奏、重奏、作品。如歌曲《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交响曲《民族解放》,管弦乐曲《满江红》等。《黄河大合唱》是他音乐创作中最突出、影响最广泛的一部代表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中外音乐简史修正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