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入以及黑人带来的非洲文化,使拉丁美洲的音乐呈现了三种音乐文化(印第安、欧洲、非洲)混合的显著特点。歌舞音乐是拉丁美洲民族音乐的主要形式,探戈、桑巴、伦巴、哈巴涅拉舞曲风靡全球。 7.清唱剧
缘自意大利文Oratorio,由拉丁文Oro(说话)一次演变而来。是一种包括独唱重唱、合唱,用管弦乐队伴奏的大型声乐套曲。起源于16~17世纪之交。最初以《圣经》故事为体裁,之后体裁大多脱离宗教范围。17世纪三四十年代,成为音乐会中的大型声乐作品,其中合唱居于重要位置。如亨德尔《弥赛亚》。 8.协奏曲
是一种独奏乐器和交响乐队协同演出的大型器乐作品。愿意为“竟奏曲”,这种音乐体裁出现于17世纪的意大利。通常采用三个乐章的套曲形式;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快板,突出戏剧性;第二乐章三段体,慢板,突出抒情性;第三乐章回旋曲式 急板,突出欢庆的情绪。协奏曲对独奏者的演奏技巧和艺术修养要求很高。协奏曲根据独奏乐器的件数与篇幅还可分为大协奏曲与小协奏曲。
巴赫,巴洛克音乐时期著名代表人物,德国最伟大的古典作曲家之一。其创作乐曲风格典雅,气氛庄严,旋律抒情,对德国音乐文化与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代表作有:《平均律钢琴集》《创意曲》《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及协奏曲多部。 9.交响曲
交响曲是一种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套曲作品。音乐结构庞大、复杂、完整,用奏鸣曲套曲形式写成,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通常包括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快板;
第二乐章:复三部曲式,变奏曲式或奏鸣曲式,慢板;
第三乐章:三部曲式,通常带用对比性的“三声部中部”的小步舞曲或诙谐曲形式,快板; 第四乐章:回旋曲式会奏鸣曲式,急板。交响曲也可以在第一乐章前加引子,第四乐章后附尾声。 10.歌剧
歌剧是一种综合性的戏剧形式,它包括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要素,是以歌唱为主的舞台艺术。歌剧分为正歌剧、喜歌剧、小歌剧、音乐剧等。歌剧的音乐包括声乐与器乐两部分。声乐部分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等形式组成,它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途径;器乐部分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它对渲染戏剧气氛及场次间的连接具有重要作用。西洋歌剧产生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意大利。 11.民族乐派
民族乐派的音乐,首先追求的是民族的内容。作品大多以反映本国历史、风俗生活为主。以本国文学作品为题材,激发民族的自豪感与爱国精神,塑造民族性格。其次是追求民族的形式,用本民族民间音乐常见的体裁与音乐语言,或用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而成,表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民族乐派的艺术家门为我们留下了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作曲技法与独特风格的民族音乐素材融合在一起的数量众多的精品,极大地丰富了世界音乐宝库。 12.打击乐器组
打击乐器又叫敲击乐器。敲击、摩擦乐器而使其发声。可分为两类: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有:定音鼓、钟琴、木琴、排钟、钢片琴等;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有大鼓、小军鼓、钹、铃鼓、三角铁、响板等。前者用五线谱记谱,后者用一线记谱。 13.狂想曲
狂想曲(Rhapsodia 意)是起源于19世纪初,带有幻想性质的器乐曲。多为钢独奏曲,技术复杂艰深。以民间叙事诗等为题材,以民歌和民间曲调为创作素材,形式不拘。狂想曲大多由慢速的歌曲和快速的民间舞曲相结合,通过主题发展和变奏手法达到高潮。 14.进行曲
进行曲(march) 是用整齐的行进步伐节奏写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其特点为:节奏鲜明,结构方整,附点节奏多,四二或四四节拍。乐队中普遍加入打击乐器。进行曲最初用于16世纪的战争中,在士兵行进时演奏,用于鼓舞士气,壮大军威。17世纪后,用途扩展,出现在歌剧、舞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中。进行曲的曲式结构多为三段体。 15.世界民族音乐
广义的说,世界民族音乐就是全世界各民族音乐的音乐,是在民族或者一定的文化和社会集团中所共有并被继续传承的音乐总体。
狭义的说,世界民族音乐指的是扎根与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具有该民族的音乐形态特征的传统音乐。
民族音乐文化(东亚音乐文化区、东南亚音乐文化区、南亚音乐文化区、阿拉伯(西亚与北非)音乐文化区、非洲音乐文化区、欧洲音乐文化区、北美音乐文化区、拉丁美洲音乐文化区、大洋洲音乐文化区) 16.室内乐
源自意大利Camera(房间、客厅),即重奏曲。室内乐原指在欧洲贵族宫廷或室内演奏(演唱)的世俗音乐,以区别于宗教音乐、歌剧音乐以及音乐会的音乐。室内乐演奏的重奏曲有严格的要求:每一个声部只能用一件乐器演奏。现代室内乐的含义已由过去专指重奏曲发展为包括独唱、独奏、重奏及小型管弦乐合奏在内的形式。室内乐的主要形式有:弦乐重奏、钢琴重奏、管乐重奏等。
17.组曲
组曲(suite)是器乐套曲体裁之一,由各具相对独立的若干乐曲或乐章组成,可分为古典组曲与现代组曲。
古典组曲(17、18世纪)由四首乐曲组成,其速度、节拍相互形成对比。(即:阿勒曼德:四拍子;库朗:三拍子、稍快;萨拉班德:三拍子、慢速;基格:快速)
现代组曲一般分为四种类型。第一,有特定的标题、内容的,如《舍赫拉查达》。第二,由若干个特征乐曲组成,如《四季》、《春之旅》。第三,以民族音乐素材创作而成的,如德沃夏克的《捷克组曲》、马可的《陕北组曲》等。最后是精选歌剧、舞剧、戏剧音乐、电影音乐编辑而成,如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组曲,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第一、第二组曲,王酩的《海霞》组曲等。 18.幻想曲
幻想曲(Fantasia意)是器乐曲的一种形式,原为键盘乐曲(管风琴、古钢琴)即兴伴奏的乐曲。16~17世纪多见于复调手法的作品中,后用于各种体裁,到18世纪末,其形式自由,不拘一格,表情丰富,感情奔放,音乐表现上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常见带有标题或以现有的音乐主题,重新发挥而成。
简述题
1.中国近现代音乐概述
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一下几个阶段: (1)以学堂乐歌为中心的启蒙阶段;
学堂乐歌是一种集体歌唱形式的歌,基本上是填词编曲的性质,一般都比较短小精悍,便于流行。曲调大部分来源于日本及欧美的流行歌曲。
学堂乐歌的出现在思想启蒙方面给予了当时的青少年学生以深刻的影响。随着学堂乐歌的的流行发展,西洋的歌曲、器乐作品、西洋乐器也传入我国。我国开始出现了由西洋乐器组成的军队乐。风琴也开始在中国流行。
西洋音乐的传入,使西洋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新的记谱法——五线谱、简谱等,开始全面地介绍到中国来,这些新的音乐元素,扩大了中国人的音乐视野。
(2)传统音乐的发展与专业音乐的建立阶段;
我国传统的民间音乐受西方音乐的影响,从内容到形式都融入了新的元素。当时比较著名的民间器乐社团有“天韵社”“大同乐社”“今虞琴社”。社团成员对传统乐曲的整理、研究、改编,民族乐器的改革和制造,以及培养演奏人才等方面做出有益的工作。一些民间乐器艺人如华彦均、杨元亨对传统音乐也作了很大贡献。
我国现代的专业创作,在继承民族民间音乐传统和学堂乐歌的基础上,大胆才用了西洋音乐的作曲技法,在创作具有“中国风格”的音乐作品方面有了初步进展,其显著特点是:体裁形式多样,题材紧密围绕我国人民进行的新民族主义革命斗争,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3)以救亡歌咏运动为中心的全面提高阶段。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各阶层人民纷纷要求抗日救国。1937年“七七”事变揭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也把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推向了高潮。 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有史以来空前广泛的群众性爱过音乐运动,对发动群众投入抗日民族斗争发挥了巨大的鼓舞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中国歌曲创作与群众歌咏活动的发展和普及。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中外音乐简史修正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