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公共政策学复习要点(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0-05-2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政策方案设计的原则:①紧扣政策目标②规划多重方案③方案彼此独立④方案要有创新⑤方案切实可行。 ※政策规划的主要模型:

1、韦默和维宁的政策分析框架,将政策分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1)问题分析,由三个重要步骤构成:

①理解问题②选择和解释目标与约束③选择解决办法 (2)解决方案分析,分为四个步骤:

①说明相关标准,也就是确定备选政策方案的评估标准 ②详细说明能够潜在推进政策目标的备选政策方案

③用每一种衡量标准来评价每一种备选政策方案,预测其可能产生的影

④推荐一种备选政策方案,并提供选择的依据

2、帕顿与沙维奇的政策分析框架,政策分析的六个步骤:

①认定和细化问题②建立评估标准③确认备选政策④评估备选政策⑤展示和区分备选政策⑥监督和评估政策实施

※政策学习的类型(从内容及程序上):①工具学习②概念学习或者问题学习③社会学习

※政策移植的类型:

1、按政策借鉴的程度不同:①复制②效法③混合④启发

2、从政策制定者的意愿角度:①自愿的政策移植②被迫的政策移植

※公共政策的抉择:是由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根据政策规划建议和要考量的事项,按照一定的决策制度和规定,对解决有关政策问题的行动方案作出决定性选择的过程。这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阶段。

※公共政策的抉择主体:①国家元首;②行政首长;③民意代表;④法官;⑤执政党首脑以及军事首长等

- 31 -

※公共政策抉择的原则:1、尊重科学分析的价值;2、考量各方利益的平衡;3、发挥决策者的能动作用;4、遵照有关程序的规定

※政策抉择的环节:1、政策论证;2、政策审议;3、政策采纳

※政策论证的六大要素:①政策相关信息②政策主张③立论理由④立论依据⑤驳斥理由⑥可信度

※政策论证的八种模式:①权威模式②统计模式③类别模式④直觉模式⑤分析模式⑥解释模式⑦实用模式⑧价值评价模式 ※政策论证的特殊形式——政策探究和政策对话 ※政策审议的基本方法——评估和择优 ※方案评估与择优的两种主要方法: 1、预测性评估:

(1)预测性评估的步骤:方案调查;详细研究;进一步的分析;试验式证实。

(2)预测性评估的方法:

①外推预测:分析人员根据目前的和历史的数据,来判断未来的社会状况

②理论预测:理论预测帮助分析人员以理论假设,以及当前和历史的数据为基础对未来的社会状况做出预测 ③判断预测:试图就各种判断进行推导和合成

2、可行性评估:

(1)林水波、张世贤提出可行性包括四个层次:适当、可能、可行的、可行性实验;

(2)可行性分析的对象:技术可行性,政治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行政可操作性

※政策采纳:就是决策者正式同意采用某一政策方案来解决列在政策议程中的

- 32 -

特定问题。

※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是有关政策抉择主体依据有关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对政策方案加以审查,通过或批准,签署及发布的过程;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政策内容合法化的含义:就是决策者择定的政策在内容上不能与既定的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必须合乎有关法律的原则甚至具体规定。 2、决策程序的合法化:就是政策抉择过程应合乎法定的程序要求。 (1)行政系统的决策程序:

①法制部门的审查②领导会议的讨论决定③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 (2)立法系统的决策程序:

①提出议案②审议议案③通过议案④公布政策

3、政策的法制化: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稳定的政策上升为法律的过程,也称政策立法,其实是一种立法过程。 ※危机决策的构成需要具备三个要素:

1、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性,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 2、可供决策者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

3、事态的发展危及决策单位、决策者的根本利益,并且决策的后果很难预料

第七章 公共政策执行

※公共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对象,使公共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动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的特点:①目标的导向性②内容的务实性③行为的能动性④手段的权威性

※公共政策执行的作用:

1、政策执行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 2、政策执行是检验政策质量的唯一环节; 3、政策执行是制定后续政策的基本依据

- 33 -

※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执行“上来下去”模型内涵: 1、政策执行是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2、政策执行是一个“实验-推广”的过程; 3、政策执行是一个“执行-总结”的过程 ※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执行理论模型:

1、过程模型(史密斯模型):提出政策执行主要涉及四大变量: ①理想化的政策②执行机关③目标群体即政策对象④环境因素

2、互适模型(也称互动理论模式,麦克拉夫林):政策执行是执行者与受影响者之间就目标或手段相互调适的过程;有效的政策执行有赖于成功的相互调适。

3、循环模型(雷恩—拉宾诺维茨模型):

(1)政策执行经历的三个阶段:①拟定纲领阶段②分配资源阶段③监督执行阶段;

(2)每个阶段都应该贯彻的原则:①合法②理性③共识

4、博弈模型(巴达克):参与竞赛者是完全理性人,政策执行是一种游戏,它

包含6个规定:

①竞赛者②利害关系③竞赛资源④竞赛规则⑤信息沟通⑥结果的不确定 5、系统模型(霍恩—米特模型,霍恩和米特提出的):影响政策执行的变量来自系统本身和系统环境;合理有效的政策执行模型必须重视五个重要变量: ①政策目标与标准②政策资源③执行者的属性④执行方式⑤系统环境)。 6、综合模型(梅兹曼尼安—萨巴提尔模型):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受多种变量影响的动态过程;将影响政策执行的变量追溯到了政策问题 ※政策执行机关的特性:①执行性②服务性③权威性④法制性 ※下级执行人员执行行为的地位及作用:

1、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政策执行的主体行为;

- 34 -

2、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保证; 3、行政人员的执行行为是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途径

※公共政策执行力: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对政策目标及其方向的把握,设计政策实行方案,调度和配置相关资源,运用政策工具,从而实现政策目标、最终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及其成效。高效的政策执行力必须具备的要素:①必须具备较高的政策执行能力②必须具备较好的成效力。

※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①执行者因素②资源因素③工具因素④环境因素

※创新提升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机制: 1、优化公共决策机制; 2、创新政策执行的动力机制; 3、构建政策执行的功能共享机制; 4、完善政策执行的利益均衡机制。 ※影响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 1、政策本身

政策本身对于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①政策的合理性②政策的具体性③政策的稳定性

2、公共政策执行主体:是指负责组织落实公共政策的人员或组织,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被赋予执行权的其他公共权力机关以及供职于这些机关的公职人员。 政策主体对于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 (1)政策执行组织:

①执行组织的结构的合理性:要求组织的纵向结构层级化和横向结构专

业化;

②执行组织权责的明确性。

- 3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公共政策学复习要点(8)在线全文阅读。

公共政策学复习要点(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jiaoyu/107102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