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2008-2020年) 修改 文 本
理布置住宿、交通等服务设施。
第六节 城乡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第三十二条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
规划到2020年,生态步入良性循环,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到二级;森林覆盖率达到54%,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
修 改:无
第三十三条 生态功能区划 (一)生态功能分区
生态协调区:包括酉阳西部、中部山脉地区。 生态建设区:酉阳东部地区。 (二)生态功能保护与建设管制指引
生态协调区:以城镇建设与生态农业建设为主导方向,突出水土保持的重点,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核心,提高农业效率。加强与城镇建设区的协调,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生态建设区:以改造坡耕地为中心,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严禁毁林开荒,积极改造中低产田,对山、水、田、林、库进行综合整治,建设良性循环的农田生态系统,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天然林资源,并进行林区结构调整,停止天然林砍伐,转向营林、管护,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人工草地,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加强水利设施整治与开发,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并把沼气池修建作为农村能源建设的重点,营造薪炭林,禁止乱砍乱伐。
修 改:无
第三十四条 县域生态空间体系
根据酉阳县域内水系、山脉的自然格局及城镇布局特点,结合区域生态功能区划,规划以水系、山脉为骨架,以山、水、田、林、库等为要素,构建“六廊、九片、网状山水格局”的区域生态空间体系。
(一)“六廊”——构建区域生态保护屏障
19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2008-2020年) 修改 文 本
“六廊”是以酉阳县域主要河流为生态要素划定的生态敏感保护地带,包括:阿蓬江流域生态保护廊道、乌江流域生态保护廊道、董河—小河流域生态保护廊道、酉阳河流域生态保护廊道、麻旺河—龙潭河流域生态保护廊道、酉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廊道。
(二)“九片”——构建区域生态涵养区
“九片”是将区域内主要山体、湿地、水源保护地作为生态要素划定的生态涵养区和生态保护区,包括阿蓬江湿地水源涵养区、矿铅盖生态保护区、炭山盖生态保护区、毛坝盖生态保护区、酉阳河—小坝二级水库水源涵养区、湄舒河—龙潭水库水源涵养区、青华林场生态保护区、酉水河—酉酬电站水库—石堤电站水库水源涵养区、冠军山—八面山生态保护区。
(三)“网状山水格局”——形成网络生态空间的纽带
利用乌江、阿蓬江、酉阳河、酉水河、麻旺河等河流,结合冠军山、八面山等自然山体,串联城镇绿化隔离带、农田等,形成网络状的生态格局。通过山水廊道的构筑,促进生态“斑块”之间,“斑块”与“种源”之间的生态联系,从而形成有机的生态整体系统,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修 改:无
第七节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第三十五条 指导思想
整合县域公共服务设施资源,构筑网络化、多元化、特色化、分层次的公共服务设施系统,促进城乡医疗卫生、教育、文体、社会福利、商贸等设施的一体化。
统筹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均等化,实现城乡居民“少有所学、壮有所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济、社会有序”,从而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修 改:无
第三十六条 商业中心与市场
到2020年,中心城区形成2个县级商业中心,加快建设社区级商业网点、特色商业街区及城郊结合部商业网点;中心镇形成商业中心、街区(小区)商业中
20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2008-2020年) 修改 文 本
心、专业市场(商业街);一般镇形成镇商业中心,专业市场(商业街);每个行政村内应建设至少一个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超市或农贸市场。
修 改:无
第三十七条 教育设施
(一)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1个职业教育中心。
(二)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9所中学、15所小学;中心镇、一般城镇的中小学校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及教育部门的中小学校布局规划进行配置;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初中布局,每个中心村设立幼儿园或托儿所1-2所,有条件的基层村设立幼儿园或托儿所1所。
修 改:
(一)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1个职业教育中心。
(二)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7所中学、10所小学;中心镇、一般城镇的中小学校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及教育部门的中小学校布局规划进行配置;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初中布局,每个中心村设立幼儿园或托儿所1-2所,有条件的基层村设立幼儿园或托儿所1所。
第三十八条 医疗卫生设施
(一)到2020年,中心城区按照5-7床/千人的标准配置医疗卫生设施,中心镇、一般城镇按照镇域范围人口计2-3床/千人的标准配置医院设施。
(二)到2020年,中心城区的医院设施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并应建成疾控中心、急救中心、妇幼保健院、计生服务站等医疗卫生保健设施;中心镇、一般镇及工矿点除配置卫生院外,应配套建设妇幼保健站、计生服务站、医疗服务点等医疗卫生保健设施;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每个行政村需至少设置1个村卫生室。
修 改:无
第三十九条 文化设施
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县级影剧院、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会议中心,社区按每万人不少于500平方米建成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中心镇建成电影院、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各1座;一般镇建成综合文化站;每个行政村应
21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2008-2020年) 修改 文 本
建设一处不少于200平方米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功能包括应包括两委办公室、多功能活动室、阅览室、卫生室等。
修 改:无
第四十条 体育设施
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县级体育活动中心,含足球场、体育馆、网球馆、羽毛球馆、游泳馆、综合运动场和健身训练馆;中心镇分别建成篮球场、综合运动场、游泳池;一般镇分别建成篮球场、综合运动场;行政村完成“一场”(即一个标准篮球场)建设。
修 改:无
第四十一条 社会福利设施
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2-3所具有养护、医疗、康复等多功能的老年福利机构;中心镇和有条件的城镇建立1所敬老院或托老所;推进农村养老保险试点,逐步扩大覆盖面,村“五保家园”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邻近镇区的五保老人可在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其余村可几村合建共用一处“五保家园”。
修 改:无
第八节 城乡综合交通规划
第四十二条 规划定位
酉阳县域综合交通体系是重庆市交通枢纽中心的旅游交通重要支撑之一,是渝东南地区快速出入的交通发射极,是渝、鄂、湘、黔毗邻交通联系纽带之一。
修改:无
第四十三条 规划原则
交通与环境保护原则、交通引导与城市布局相协调原则、协调统筹原则、可持续发展交通原则。
修改:无
第四十四条 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规划形成以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酉彭高速公路为交通骨架,出境干线为纽带,乡村道路为辅助,内河航运并存,交通设施和物流基地为节点的内畅外
22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2008-2020年) 修改 文 本
联的城乡交通一体化网络。
修改:
充分发挥酉阳在渝、鄂、湘、黔四省结合部优势,协调各种运输方式,通过“1643”交通体系(一大体系、六大通道、四大节点、三大网络)建设,县域内部实现“半小时中心城区、1小时酉阳”的畅通目标,将酉阳县建设成为渝东南地区畅通便捷的城市,成为重庆市对外便捷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公路建设目标:加快渝湘高速公路、酉彭高速公路建设和各县道的改造建设。坚持以各个乡镇和旅游景区的通达通畅工程为重点,精心打造“两小时酉阳”工程。
铁路建设目标:规划建设渝怀铁路复线,改扩建铁路站场,形成大运量通道。 水路交通建设目标:规划以乌江为主骨架航道,阿蓬江、酉水河航道为补充,形成渝东南地区的重要水运通道。合理布局港口,充分发挥水运优势,以实现“人畅其行、物畅其流”,居民出行更加便捷,货物流通更为畅通。
修改:
公路建设目标:基本形成“四高二环八射八联”骨架公路网(其中“四高”中的酉沿高速、酉张高速为规划预留通道),主要出口公路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二级公路通乡镇率达到100%;乡镇公路通畅率达到100%;行政村公路通畅率达到85%。
铁路建设目标:规划建设渝怀铁路复线,改扩建铁路站场,形成“南客北货、一通道”形态。
水路交通建设目标:规划以乌江为主骨架航道,阿蓬江、酉水河航道为补充,形成渝东南地区的重要水运通道。合理布局港口,充分发挥水运优势,以实现“人畅其行、物畅其流”。
(三)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提高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换乘换装物流配送中心。
(四)形成城乡客运一体化,县内开通城市客运线路,县域开行农村客运线路,实现100%中心村通农村客运班车,100%的乡镇建成四级及以上客运站。
第四十五条 发展策略
交通引导和适应城乡发展策略、区域协调和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策略、城
2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文库酉阳总规—文本修改1028 - 图文(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