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重视各项制度的落实和严格执行,不断强化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学校和学院每年都认真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或教学工作要点),年末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并通过教学信息员、教学督导员等监控机制对全校教学运行情况和教学质量进行监管。近年来全校本科日常教学运行工作井然有序,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4.3健全督导制度,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4.3.1坚持常规教学检查评估制度
学校自创办以来,一直重视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经过逐步完善,形成并坚持常规教学检查评估制度。开学初、期中和期末有重点地检查教学准备情况、教学运行情况及教风、学风、考风情况。每学期结束前组织一次学生评教活动,教务处会同各学院组织学生对所有任课教师教学情况进行网上评估,向学院反馈并载入教师业务档案。教务处和学工处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师评学活动,由任课教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其结果作为学生班级评先评优的参考依据。2015-2016学年,对全校开出的3958门次的必修课程进行了全覆盖的评估,课程评估的优秀率(95分及以上)达到92.5%,学生评教的数据显示,评分在85 分以上的课程占比达到99.9%。教师评学数据按照班级统计的平均分为92.7分,学风优良(85分及以上)的班级占94.6%以上。 4.3.2开展形式多样的督导活动
学校聘请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有教学研究能力和经验,且具备副高及以上职称的退休教师担任专职教学督导员,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督导活动。围绕新进教师和青年教师、外聘
17
通过政策支持和制度创新,为高校和中小学的联动发展,搭建有效的运行平台。
2015年学校在明确的卓越教师培养路向和清晰的卓越教师培养路径导引下,进一步强化教师教育改革成效。充分吸收近年来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成果,加强国家级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的建设工作,修订、完善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化教师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三方协同”育人机制,细化三方协同改革方案。
“三方协同”育人机制明确了协同的目标:职前职后联动,共同打造卓越教师;彰显了三方协同的特征:目标驱动、高校引领、走向卓越;厘清了三方在卓越教师培养中的定位:高校是主体、中小学(幼儿园)是基础、政府是保障;探明了三方协同的动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卓越教师培养的三方协同机制,责权明确、机理清晰、运行有效。
2015年学校还将“三方协同”育人机制的经验和成果,推及深化应用型专业“1+10”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与科研院所、相关行业部门共同推进全流程协同育人,建立培养目标协同、教师队伍协同、资源共享协同、管理协同机制,加强教师与行业专家双向交流。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建共享的协同育人实践基地,共同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共同制定教学、学生管理、安全保障制度,共同推进开放共享。
6.2进一步夯实“三维一体”的语言文字工作机制
学校历来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在多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三维一体”的语言文字工作机制。
6.2.1开展语言文字学术研究,奠定语言文字工作基石
学术研究是“三维一体”语言文字工作机制的基石,学术研究的成果为语言文字人才培养提供了学理支撑和思想滋养。近年来,我校长江学者杨亦鸣教授领衔的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科迅速崛起,他所开创的神经语言学,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领先、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优势与特色学科。依托语言文字的学科与人才优势,我校大力推进语言文字的学术研究。
搭建语言文字学术研究平台。我校充分发挥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这一国内唯一的省级语言能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强大优势,紧紧围绕语言能力这一国家重大需求凝练成五个研究平台:人脑语言能力研究平台,机器语言能力研究平台,语言教育与语言能力提升研究平台,语言残障人群语言能力与社会共融研究平台,语言资源、语言战略与语言能力提升研究平台,与国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乔姆斯基(Chomsky)等世界顶级科学家开展跨国界合作,从多学科视野系统的研究语言能力的基础性问题。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015年新成立了江苏省中华吟诵传承与研究中心。
承办高级别的语言文字学术会议。借助日益增长的学术影响力,我校积极举办了“中德语言文化交流报告会”和“首届全国中华古诗词朗诵艺术交流研讨会” 等国际性或全国性语言文字
23
学术会议。通过举办高级别的学术会议,我校与海内外知名的语言学家广泛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聘请了英国科学院院士Bencie Woll教授等一批国内外顶尖专家为我校的特聘教授,为开展高水平的合作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开展语言文字课题研究。在语言文字学术研究中,我校特别强调课题的引领作用,积极组织申报各级别的语言文字研究课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至2015年底,我校共获得语言文字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项,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重大项目2项、一般项目3项、委托项目5项,教育部语用司委托项目2项,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9项,江苏省哲社基金项目7项。高水平课题研究为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开展提供了强劲的学术支持。 6.2.2推进语言文字教学改革,彰显语言文字工作地位
教学改革是“三维一体”语言文字工作的核心,教学改革的推进力度直接决定语言文字工作的成效。我校依托语言文字的学术优势,2015年继续大力推进和巩固语言文字教学的改革和成果。
做实递进式的教学目标体系。牢牢锁定语言文字教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紧紧把握语言文字教学的三级递进的目标体系:拥有语言文字规范知识与技能——具备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与艺术——达成语言文字文化认同与内化。三级递进目标的意图是通过对语言文字规范、艺术的使用,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最终实现文化认同并内化为一种人文素养。
实践“知识·能力·文化”一体化的课程模块。语言文字的课程模块设计分别与三级教学目标交叉对接,构成了“知识、能力、文化”一体化语言文字课程平台。2015年继续针对必修课,包括教师口语、大学语文;其二,选修课,包括普通话训练、方言与普通话、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沟通技巧、书法、唐诗宋词欣赏、演讲与口才、公文写作、口语艺术与人格魅力、当代诗歌鉴赏、语言·思维·交际等;其三,专题课程,中国传统文化十讲、语文的现代化、用相声演绎中国文化、国学智慧等三类课程,加大开课力度,充实课程内容,注重效果总结。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师教学江苏师范大学2015-2016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