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较高
学校明确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的要求。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凡晋升教授职称的教师,必须主讲过2 门及以上本科生主干课程;在岗位聘任中,明确规定教学科研岗的教授必须承担本科生的课程教学任务;鼓励教授承担本科生基础课、公共选修课等教学任务。2015-2016学年我校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情况(见表2.4和表2.5)。
6
表2.4 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总课程数比例
教授上课门数 577 课程总门数 3421
表2.5 为本科生授课教授人数占教授总人数的比例
上课教授数 194 教授总数 225 上课比例(%) 86.22% 上课门数占课程总门数比例%) 16.87% 2.4教学基本设施齐全,满足教学需要
2.4.1教学用房状况
截止2015年底,学校有教学和行政用房面积31.1025万平方米,生均教学和行政用房面积18.56平方米。其中,教室8.7988万平方米,生均5.25平方米;教学实验用房11.8905万平方米,生均7.09平方米;科研用房共计1.4428万平方米,生均0.86平方米;图书馆总面积为2.1081万平方米;体育馆总面积为2.3103万平方米,田径、球类运动场10.55万平方米。宿舍面积25.0753万平方米,生均14.96平方米;各类教室实验室、实训中心、图书馆、体育场馆和教学辅助用房配备齐全,功能完备,满足本科教育的需要。 2.4.2科研仪器设备状况
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以保证和提升实验教学质量为根本,一直致力做到“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学生“五基”(基本理论、知识、技能、研究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特长的发挥;有利于综合能力与迁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学科综合训练中心、省级实践教育中心共18个。2010-2012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15项,2013-2015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16项。各类功能的教学实验室配备完善,为实验教学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学校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力度。截至2015年底,教学科研仪器设备40574台(套),总值36775.36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2.19万元。2015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4503台(套),总值6088.55万元。
7
2.4.3信息化建设
2.4.3.1校园网建设基本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不断加强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优质教学资源和科研成果的网络共享程度,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校园网络在原先“核心—汇聚—接入”三层架构的基础上实现了扁平化改造,采用万兆以太网技术,主干链路带宽为10G,桌面接入为100/1000M,信息点的数量达到54800个,拥有的IP地址资源数已达29000余个。目前,校园内敷设光纤85.7公里,包括学生宿舍和教工宿舍在内的100多栋楼宇全部完成了综合布线并实现校园网络的高速接入,学校四个校区的公共教学区域已实现完全无线网络覆盖,同时积极推进校园无线网二期(即学生宿舍部分)的建设工作。校园网与Internet的连接包括教育网、电信网、移动网,出口带宽达34.3G,并通过IPv6隧道技术接入了CERNET2。学生通过校园网访问校内资源完全免费,这为在线教和在线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4.3.2应用网络技术,促进教学互动
在学校校园网建设规划中,一手抓扩大网络运行带宽,维护网络稳定运行;一手抓网络技术应用,主动服务本科教学。三年来,学校通过多种方式累计投入2400余万元,建成了完全虚拟化的新型云数据中心,为信息化应用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2015年,我校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数字校园建设聚焦于应用建设和资源共享,正式上线师大云盘,为全校师生提供了安全、稳定、快捷的云端存储空间;完成电子邮件容量扩容,进一步提升了电子邮件系统的运行质量;完成学校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方案调研和规划建设,并考虑与“同步课堂”协调建设的方案,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水平。积极探索“互联网+高等教育”的实现路径,进一步完善学校微信门户和“微哨”掌上校园等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功能,拓展为师生提供信息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2.4.4教学经费投入
学校积极筹措教育经费,优先保障教学投入,不断改善教学条件,确保本科教学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见表2.6)。
表2.6 2015年本科教学经费投入统计表
本科预算内教育事业费 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项目金额(万元) 44699.43 4823.15 学生人数 16758 16758 生均经费(元) 26673.49 2878.12 8
本科专项教学经费 本科实验经费 本科实习经费 2350.9 986.38 370.13 16758 16758 4219 1402.85 588.60 877.29
学校除采取持续增长经费的政策外,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优质资源保障本科教学,积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教学仪器设备购置、人才引进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2.5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
按照学校目标定位与学科发展的要求,我校图书馆在管理模式、服务方式、资源共享与建设等方面做了探索性实践。现已逐步建立起文、理、工学科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相互补充、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并行发展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努力创建数字化服务新环境,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集传统与现代信息化服务为一体,最大限度提高图书馆利用率。截至2015年12月底,图书馆共有有纸质图书278.4万册,生均图书166.13册;拥有中文电子图书310万册,外文电子图书31万册;各类文献数据库60余种;中文电子期刊2万余种,外文电子期刊1万余种;中文学位论文280万篇,外文学位论文44万余篇。
2015学年度购买纸质新书2.94万册,生均年进书量1.75册,电子图书36万册。每周开放时间98小时,年图书流通量193034册次。2015年图书馆文献数据库使用量达42万人次。其中,中文数据库使用量最大的是CNKI中国知网,约180万余篇,外文数据库使用量最大的是Elsevier数据库,约为16万篇。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3.1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体系更加合理,定位更加准确。学校专业发展的定位是强化基础专业,发展应用专业,扶持新兴和交叉专业;构建文、理、工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兼顾与研究生专业的对接,努力提高本科与研究生专业的匹配度。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师教学江苏师范大学2015-2016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