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读)同学们,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被刘老师的精神感
动了。
师:这就是动作描写带给我们的感受。抓动作有什么稀奇呢?写人可以抓哪些方面?
生: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
师:这些不稀奇,关键是什么稀奇?
生:刘老师是残疾人。
生:残疾人,动作不方便,却偏偏写他的动作,这就很
稀奇。
师:这就是苏叔阳的高明,通过动作描写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刘老师的——
生:生命顽强,对生活的热爱。
2.关注一连串动作
师:其实,作者抓动作描写还有一处,那就是放风筝。放风筝这部分是课文的哪两个自然段?
生:第8、第9自然段。
师:是的,这部分作者也抓了动作,虽然有其他内容,但主要是动作。哪一段最多?将这段中的动作圈画出来。
(生默读圈画,师生交流圈画的动词。)
师:这一连串的动作,让我们感受到什么?
生:刘老师放风筝时是幸福快乐的。
生:刘老师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师:我们选两个写在黑板上。(板书)老师就写一个“撒脱”,你们猜猜老师为什么在这么多动作中就选这个?为什么不选“追赶”“蹦跳”呢?
生:“撒脱”能体现刘老师挑战自我的勇气。
师:我们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刘老师不是随意撒脱手的,而是故意撒脱的。他为什么故意撒脱手呢?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理想的风筝》教学实录及评析(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