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不写这段话,你能不能看出作者对刘老师的思念?
生:能。
师:一个残疾老师,为什么让作者深深怀念呢?刘老师身上一定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在感染着“我”,课文也直接告诉我们了。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
(生浏览课文)
生:(读)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表现他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
师:鼓掌!刘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我”。两个方面,一起说!
(师板书:生命的顽强、对生活的热爱)
师:(针对板书小结)我们可以一眼就看出来,作者思念刘老师是因为刘老师是一个残疾老师,但他生命顽强,对生活充满热爱,仅仅是这样吗?他和“理想的风筝”有关系吗?
(生思索)
师:这是最难发现的,是隐藏在文章里面的。课文第9自然段最后一句,有没有看到?
生:(读)我想,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因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强壮和力量。
师:对啊,生命的强壮和力量。一个残疾老师想和正常人一样,他这种渴望你能理解吗?第8自然段也有一句。(引读)
生:(读)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觉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个同我一样的少年。
师:这句比较隐蔽,像少年,少年怎样?
生:有活力,有朝气。
师:有旺盛的生命力。老子说过,婴儿是最有生命力的。这一句我们也很难发现,请大家用笔将这三句画下来。
(生动笔画句子)
师:你们画下来的句子是什么?是作者表达对刘老师的——
生:思念。
师:是在说思念刘老师的原因,也是在赞扬刘老师。这样的老师值不值得思念呢?
生:值得。
【评析:上课伊始,执教老师就出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这种“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接着又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的创作意图,旨在体会作者为什么写的问题。弄清楚“思念”刘老师是缘于刘老师“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热爱”,这对于后面学习作者如何选材至关重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理想的风筝》教学实录及评析(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