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通识教育是大学本科阶段的基本内容,综合性大学对此尤其重视。通识教育传承西方人文教育与自由教育的传统,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技能和价值,而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则是其中的核心。通识教育主张,教育首先是要引导学生健全的心智与人格、认识和接受社会规范从而成为合格的公民。实现这一目标不能依靠纯粹的专业技术教育,而需要通过接受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的熏陶。所以,通识教育不只是开阔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之为人所需要的种种思想与行为模式。这也意味着,通识教育面向的不只是少数文科学生而是所有学生,这便是通识教育的宗旨所在。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是一个典型,“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考察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自由教育与人文教育等关系基础上,该报告系统阐释了从中学到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其中就包含了价值观教育的思想。校长科南特提出,“真正有价值的教育,应该在每个教育阶段都持续地向学生提供进行价值判断的机会,否则就达不到理想的教育目标。无论是中学生、大学生,还是研究生,不仅应该从数学意义上,还应该从道德伦理层面上判断失误的‘正确’和‘错误’。”[1]进入新世纪以来,哈佛大学推出了新的通识教育项目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哈佛学院提供了八个板块的课程,学生每个板块至少选修一门课程。这些板块包括:美学与诠释性理解;文化与信仰;伦理推理;世界各国;世界中的美国等。其中大量课程都涉及价值问题,其中的核心价值观则是西方主流价值体系中的自由、民主、法治等理念。“伦理推理”板块的宗旨是探讨个人与公共生活中的众多价值两难问题,其核心是帮助学生借助于理性反思来确立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世界中的美国”板块从世界格局中介绍美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的制度与实践,渗透着美国的核心价值观。不难看出,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渗透着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2.公民与政治教育
虽然没有统一的政治课程,西方大学同样重视政治教育,致力于培育能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公民并提供其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西方大学坚守其所在国家和社会的基本文化传统和精神信仰,将对公民基本价值观的塑造视为巩固其民主传统的必要条件,因而高度重视价值观教育为核心的公民教育。在他们看来,民主社会的维系以及公民权利与自由的维护需要培养有公民精神和民主参与能力的公民。其中,大学不仅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具有生存和创新技能的劳动力,同时更要培养心智健全、拥有公民素养、可以参与社会合作的能力。在美国教育部的参与支持下,拥有1300多单位会员的美国大学与学院联合会等发起了“公民学习与民主参与”项目,致力于推动对大学的公民教育特别是民主教育。该项目在《关键时刻:大学学习与民主的未来》的报告中倡议:重申高等教育各学院及所有部门都承担着基本的公民与民主教育的使命;强调实现公民目的、提高公民素养在教育中的优先地位,在全社会不断放大这种声音。[2]美国教育部通过一系列活动来推行公民教育与民主参与。比如联邦工作-学习项目,参与其中的高教机构使用其中7%的资金为学生提供社区服务工作。美国教育部发表报告,对公民教育和民主参与提出政策性意见,主张从基础教育到大学都应高度重视,认为这与增强竞争力的职业技能教育是双赢关系而非相反。[3]
3.大学精神与价值观传播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大学形成了自己的“大学精神”,即包含其基本价值观的理念、文化与信仰,这构成大学这一学术共同体的灵魂。为这种精神传统所吸引,人们到这里以学术与道德为理想致力于知识创新、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与精神涵养。受到这种精神传统的熏染,人们自觉认同大学的精神文化以及它所宣扬的价值观,进而以行动践行与捍卫这种价值观。西方大学精神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形成的探究世界、追求真理、崇尚理性等,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等创立了西方文化的基本传统。同时,现代西方大学的发展历程与现代文明的兴起同步,它们共同发展出西方文化新的精神传统,大学则成为延续这种传统的阵地。因为这种精神传统的存在,西方大学从教育理念到制度设计,从课程安排到学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价值观教育。
二、专业学习中的价值观教育
大学课程必然包含专业教育的内容,及系统传授某一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这种专业课程教学中是否也渗透价值观?
1.专业教育中的价值观问题
在学术自由的理念指引下,西方大学课堂不是简单的灌输理论,而是主张师生共同面对问题进行探讨,这种宽容与多元的思想也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民主意识。西方大学课堂以自由探求真理为圭臬,师生在这里共同围绕问题去进行试验和探索,学生可以对教师的讲授提出各种质疑,教师也鼓励学生在质疑中深入思考。这种基于平等与自由之上的课堂也成为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学习民主的试验场。一些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更是直接以培养学生公民素养为己任,课堂也成为政治教育的基地。例如,美国塔夫茨大学乔纳森·蒂施公民与公共服务学院是一个专门致力于公民教育与社会服务的学院,被称作“将公共服务变为每一个研究型大学的核心学术研究目标的一个尝试”。该学院引导学生参与全球性、国家和社区公共事务,从中培养公民精神和参与能力。在与政治相关的课上,教师与学生们互相配合,模拟现实政治运作,从而创造了一个学生共同参与民主生活的试验场。爱尔兰考克大学的学者进行过课堂试验,运用服务学习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公民参与的教育。在研究生课程的“政治参与和动员”模块中,学生参加了一个非政府组织的项目,进而与当地社区组织联合,对即将参与欧盟及当地选举的选民进行民主教育。[4]这一活动激发学生在参与社会政治实践中学习民主政治理论,在以知识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民主理论的认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当代西方大学价值观教育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