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871)
摘要:
在奉行学术自由、科学至上原则基础上,西方大学注重引导学生在独立面对生活问题中进行价值观的反思,在提高辨别力和培养批判性思维中传承社会主流价值观。培养有公民精神和民主参与能力的公民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通识教育与公民教育则是价值观教育的基本渠道。同时,通过传递大学精神文化传统、鼓励学生参与大学共同治理、将从事社会服务纳入培养环节等,西方大学形成了进行价值观教育的系统氛围和有效机制。
关键词:西方大学;价值观教育;通识教育;公民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4.004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4-0017-05
在思想自由、学术独立、科学至上的原则下,西方大学并不强制性地灌输某种价值观,而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能力,让学生在独立面对生活问题中进行价值反思,借此提高学生的价值分辨能力,进而达到理智的启蒙与思想的升华。借助于价值观教育,西方大学传承和巩固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一、通识教育与政治教育是价值观教育的基本途径
大学教育的基本途径是通过课程体系来进行系统的知识、技能与价值的学习,价值观教育则直接体现于通识教育中。
1.通识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类当代西方大学价值观教育研究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